京城家具市场打响价格战
0收藏0评论
2001-01-02 07:00:00
阅读量:2241分享量:0
近期,北京家具市场掀起了一股大规模打折风,其幅度之大实属近年罕见,一场价格战似乎已在所难免。为此,业内人士认为,家具企业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一定要谨。
据了解,针对瑞典的宜家家居今年以来在北京的多次大幅降价,北京家具界在年全面作出反应,也纷纷打出“价格牌”:北京家和家美家具城推出原价420元、现价99元的双人床垫,引来3000多人排队购买;澳珀家具、新天地家具3至7折;一向明码标价、号称坚决不打折的泰德望京沙发世界也抓住节日的商机开始打折,部分沙发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售。
近年来,随着家具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家具纷纷进入北京等大城市。他们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实施本地化生产,以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而国产家具生产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至今未走出粗线条生产、模仿化设计的经营模式。他们的家具产品数量不小,但在质量、结构与工艺等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尤其缺乏个性,更谈不上优秀的设计与品牌。一些以经营国产家具为主的传统家具店悄无声息地倒闭了一大批;越开越多的家具城给了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也让商家尝到了竞争的残酷。业内人士预言,明年有可能是家具城的倒闭年,更有可能也是家具厂的倒闭年。一项调查显示,价格已不是决定北京消费者购买家具的首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款式。北京市消协统计,家具质量问题的投诉率从1993年起就没下过前三位,一直占总投诉量的10%左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今年进行的质量抽查显示,木制家具合格率仅为57.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年产家具6亿件左右;家具流通场所有近2000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市场约占家具流通场所的1/4。业内人士认为,优胜劣汰将是家具市场走向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经之。家具企业要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其要做好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三是要强调产品设计,把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融为一体,拓展家具的新功能、新品种
没有图片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