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资讯详情
抱团发展产生集聚效应 灵山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12-02-10 20:50:37 阅读 1428次 分享 0次

灵山,经济跨越向前,工业发展引领潮头。

2月8日,记者走进灵山县工业集中区,只见工人们忙施工、抢进度,现场一派繁忙火热。总投资19.65亿元的广西安盛科技镍铬锰矿产品综合加工、总投资5.97亿元的远大人造板高档板材加工、总投资3.83亿元的武利业成木业加工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动工兴建,兴莱鞋业、桂合丝业二期、天山微电子二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灵山以建设完善园区为平台,吸纳项目、产业集聚,工业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该县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7%。“以园区集聚产业,走集群式发展之路,是灵山县域工业发展的方向。”市委常委、灵山县委书记潘雪红说。灵山县以三大片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逐步实现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

一区三园 产业优势集聚

灵山工业区是自治区重点A类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分十里工业园、武利工业园、陆屋工业园三大块。灵山县三个工业区成品字结构,互为犄角;产业分工清晰,各有特色。

十里工业园是灵山最早的园区,距县城只有5公里。从2003年开始,依托城镇资源,该园区集聚了纺织、服装、制糖、食品、皮具、造纸、电子、制药等产业,形成规模的加工贸易工业园有企业46家,投产18家,年产值15亿元。

陆屋工业园位于灵山县陆屋镇,这是钦州港临海大产业向腹地延伸和辐射的主要承接地之一,规划重点发展和布局镍、铬、锰矿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去年11月,陆屋工业园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近17亿元,包括综合商业配套服务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开工以后,石化、冶金等配套企业投资者前来洽谈租赁的人员一直没有断过。”

武利工业园则依托钦廉林场的木材资源,大力发展木材制品。目前已落户的广西灵山县钦冠人造板有限公司,投资14.8亿元建设年产系列木材加工产品50万立方米,年产值可达7.5亿元。已入园的重点企业还有广西灵山县远大人造板有限公司,总投资4.67亿元,年产值将达5亿元。两大龙头企业并驾齐驱,武利工业园区将成为中(高)密度板、胶合板、板式办公、家具等木材深加工工业产业集群。

去年,灵山县新引进国内协作项目152个,引进到位资金90.3亿元,同比增长44%;新引进外资项目4个,累计到位资金2396万美元,增长4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新增亿元企业5家。

龙头带动 集群飞速发展

工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优势产业集中,这是灵山县实施“工业强县”给人最深的印象。灵山县长苏英权说,实施“工业亿元企业带动工程”以来,灵山县初步实现规模企业支撑规模产业的发展新格局,培育了一批优势明显、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上下游联动,集群式推进,链条式发展。

兴莱鞋业是全球鞋类第二大制造商台湾兴昂国际有限公司在灵山“布点”的重大项目,在十里加工贸易工业园建设了占地4000多亩的鞋城,首期年产世界知名品牌男鞋、女鞋、休闲鞋400多万双。

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围绕兴莱鞋城这个龙头,呈集群式发展。“兴莱鞋城已初步协商将引进相关联企业,从皮革到鞋模、从鞋钉到鞋带等40多个。”灵山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正彬介绍说。

在陆屋工业园区,以“广西安盛”镍铬锰矿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和“钦州桂源”铬合金生产线两个投资总额近20亿元的项目为龙头,打造“冶炼城”,项目建成后,园内的规模以上企业将达100多家,5年内产值有望达到50亿元。

灵山是传统农业大县,资源十分丰富。在县域工业突破工程中,该县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让农业、工业、民生等元素实现有机结合。该县成功引进龙头企业广西灵山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后,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奶水牛的养殖,并通过公司担保农户贷款等方式,破解了奶水牛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在全县兴建了22个养殖示范小区,引当地农户入区养殖,加快水牛奶产业要素的集聚。

灵山县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吴楷堂介绍说,至2012年灵山县力争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业达30亿元,冶金业20亿以上,电子、制鞋、纺织产业均超过10亿元业。

转型升级 竞争力逐步增强

在引导县域工业集群发展中,灵山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一批高“含金量”的项目先后落户灵山,形成高科技含量的特色产业集群。

“桂合丝”是灵山引进的超亿元企业,也是广西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龙头生产企业。该公司引进国内顶尖的缫丝高级工程师负责技术攻关和生产管理,白厂丝质量品位等级达4A以上,产品出口印度、意大利、欧洲等国家。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床蚕丝被,在国内市场的售价达2.9万元,其科技含量可想而知。”

日前,该企业再投资2.4亿,建设“灵山县丝绸纺织工业城”,拉长产业链,研发高价值的真丝服装和家纺终端产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的丝绸制造基地之一,年产值5亿元,增加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新兴的电子制造业也在灵山工业园区实现“转型升级”。

落户十里加工贸易工业园区的天山微电子有限公司,是灵山县檀圩镇与香港天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从1999年7月开始,该公司由熟悉LCD液晶显示行业的深圳市爱希帝电子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实现了经营机制转换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推陈出新,其投放市场的钟表、仪表、通讯工具类产品超过300个,畅销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及欧美国家,是“格兰仕”等著名电器的配套企业。

目前,该公司总投资2亿元、新增三条高档STN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已于去年工程投产,年可新增产高档STN液晶显示器150万对,其第三期工程正在推进,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亿元,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目前,灵山县逐步形成了食品、冶金、制糖、电子、制鞋、纺织、服装、建材等一系列支柱产业,并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小项目为主向中型或较大型项目为主转变,由较低附加值、较低科技含量项目向较高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项目转变,由一次性项目、间断式改造向连续性、系列性项目转变。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灵山县产业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市场优势已日趋凸显。去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增长39.8%;财政收入6.0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比重为82%;农民人均纯收入5935元,增长13%。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抱团发展产生集聚效应 灵山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0收藏0评论
2012-02-10 20:50:37  

阅读量:1428分享量:0

灵山,经济跨越向前,工业发展引领潮头。

2月8日,记者走进灵山县工业集中区,只见工人们忙施工、抢进度,现场一派繁忙火热。总投资19.65亿元的广西安盛科技镍铬锰矿产品综合加工、总投资5.97亿元的远大人造板高档板材加工、总投资3.83亿元的武利业成木业加工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动工兴建,兴莱鞋业、桂合丝业二期、天山微电子二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灵山以建设完善园区为平台,吸纳项目、产业集聚,工业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该县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7%。“以园区集聚产业,走集群式发展之路,是灵山县域工业发展的方向。”市委常委、灵山县委书记潘雪红说。灵山县以三大片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逐步实现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

一区三园 产业优势集聚

灵山工业区是自治区重点A类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分十里工业园、武利工业园、陆屋工业园三大块。灵山县三个工业区成品字结构,互为犄角;产业分工清晰,各有特色。

十里工业园是灵山最早的园区,距县城只有5公里。从2003年开始,依托城镇资源,该园区集聚了纺织、服装、制糖、食品、皮具、造纸、电子、制药等产业,形成规模的加工贸易工业园有企业46家,投产18家,年产值15亿元。

陆屋工业园位于灵山县陆屋镇,这是钦州港临海大产业向腹地延伸和辐射的主要承接地之一,规划重点发展和布局镍、铬、锰矿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去年11月,陆屋工业园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近17亿元,包括综合商业配套服务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开工以后,石化、冶金等配套企业投资者前来洽谈租赁的人员一直没有断过。”

武利工业园则依托钦廉林场的木材资源,大力发展木材制品。目前已落户的广西灵山县钦冠人造板有限公司,投资14.8亿元建设年产系列木材加工产品50万立方米,年产值可达7.5亿元。已入园的重点企业还有广西灵山县远大人造板有限公司,总投资4.67亿元,年产值将达5亿元。两大龙头企业并驾齐驱,武利工业园区将成为中(高)密度板、胶合板、板式办公、家具等木材深加工工业产业集群。

去年,灵山县新引进国内协作项目152个,引进到位资金90.3亿元,同比增长44%;新引进外资项目4个,累计到位资金2396万美元,增长4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新增亿元企业5家。

龙头带动 集群飞速发展

工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优势产业集中,这是灵山县实施“工业强县”给人最深的印象。灵山县长苏英权说,实施“工业亿元企业带动工程”以来,灵山县初步实现规模企业支撑规模产业的发展新格局,培育了一批优势明显、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上下游联动,集群式推进,链条式发展。

兴莱鞋业是全球鞋类第二大制造商台湾兴昂国际有限公司在灵山“布点”的重大项目,在十里加工贸易工业园建设了占地4000多亩的鞋城,首期年产世界知名品牌男鞋、女鞋、休闲鞋400多万双。

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围绕兴莱鞋城这个龙头,呈集群式发展。“兴莱鞋城已初步协商将引进相关联企业,从皮革到鞋模、从鞋钉到鞋带等40多个。”灵山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正彬介绍说。

在陆屋工业园区,以“广西安盛”镍铬锰矿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和“钦州桂源”铬合金生产线两个投资总额近20亿元的项目为龙头,打造“冶炼城”,项目建成后,园内的规模以上企业将达100多家,5年内产值有望达到50亿元。

灵山是传统农业大县,资源十分丰富。在县域工业突破工程中,该县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让农业、工业、民生等元素实现有机结合。该县成功引进龙头企业广西灵山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后,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奶水牛的养殖,并通过公司担保农户贷款等方式,破解了奶水牛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在全县兴建了22个养殖示范小区,引当地农户入区养殖,加快水牛奶产业要素的集聚。

灵山县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吴楷堂介绍说,至2012年灵山县力争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业达30亿元,冶金业20亿以上,电子、制鞋、纺织产业均超过10亿元业。

转型升级 竞争力逐步增强

在引导县域工业集群发展中,灵山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一批高“含金量”的项目先后落户灵山,形成高科技含量的特色产业集群。

“桂合丝”是灵山引进的超亿元企业,也是广西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龙头生产企业。该公司引进国内顶尖的缫丝高级工程师负责技术攻关和生产管理,白厂丝质量品位等级达4A以上,产品出口印度、意大利、欧洲等国家。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床蚕丝被,在国内市场的售价达2.9万元,其科技含量可想而知。”

日前,该企业再投资2.4亿,建设“灵山县丝绸纺织工业城”,拉长产业链,研发高价值的真丝服装和家纺终端产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的丝绸制造基地之一,年产值5亿元,增加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新兴的电子制造业也在灵山工业园区实现“转型升级”。

落户十里加工贸易工业园区的天山微电子有限公司,是灵山县檀圩镇与香港天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从1999年7月开始,该公司由熟悉LCD液晶显示行业的深圳市爱希帝电子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实现了经营机制转换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推陈出新,其投放市场的钟表、仪表、通讯工具类产品超过300个,畅销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及欧美国家,是“格兰仕”等著名电器的配套企业。

目前,该公司总投资2亿元、新增三条高档STN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已于去年工程投产,年可新增产高档STN液晶显示器150万对,其第三期工程正在推进,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亿元,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目前,灵山县逐步形成了食品、冶金、制糖、电子、制鞋、纺织、服装、建材等一系列支柱产业,并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小项目为主向中型或较大型项目为主转变,由较低附加值、较低科技含量项目向较高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项目转变,由一次性项目、间断式改造向连续性、系列性项目转变。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灵山县产业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市场优势已日趋凸显。去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增长39.8%;财政收入6.0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比重为82%;农民人均纯收入5935元,增长13%。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