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资讯详情
成本增加 销量下滑 木门企业大呼“生意难做”
2012-03-14 18:32:22 阅读 1418次 分享 0次
 2011年初,房产新政的影响就在家居行业显现出来,企业销售额普遍下滑,最多的下滑40%~60%,这种情况在2012年将进一步加剧。在一片“买卖不好做”的叫苦声中,一个奇怪的现象随之而至:产品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往上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木门行业,上涨幅度都在10%以上。

    成本增加 销量下滑

    按照市场的基本规律,涨价往往是缘于产品供不应求。供需平衡被打破,涨价自在情理之中。然而,这一轮木门涨价潮却是一种“怪象”:木门厂商都在喊生意不好做,而价格却不降反涨。

    木门专业人士表示,房产新政的影响在2011年初就已经在木门行业显现出来了,市场需求不旺,木门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40%。与此同时,各项成本不断增加。近几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物价的全面提高,工人对薪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凡是手艺娴熟点儿的技工,工资一般都在4000元左右,而一些特别工种的工人工资更高。“不能委屈了工人,但也不能让企业消化全部人工成本,迫于无奈,我们的产品只有涨价。”某品牌负责人陈女士表示。

    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业界普遍证实所言非虚。陈女士这样形容木材交易的火爆:“现在有一批人每天都驻守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附近,但凡有一辆运送木材的货车进来,就立刻将其拦下,不论价格高低买下全部木材,原料紧缺程度可想而知。”陈女士说,原材料少了,价格自然一路飙升,比如水曲柳木,现在已由过去的每立方米几百元飙升至1500多元,用水曲柳木做的木门,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据业内人士分析,2012年木门企业的整体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不少企业的销量下滑幅度会非常大。在一些主流卖场里,即使销量居前10名的企业也未必能盈利。在这种情况下,木门企业纷纷打出涨价牌,实属无奈之举。

    消费者对涨价不敏感

    尽管木门产品上浮价格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木门不属于快速消费品或日用品之列,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几年才逛一次家居卖场,对于价格上涨与否其实并不敏感。

    实际上,木门的标价很有学问。在红星美凯龙卖场里,聚集着一批品牌木门企业,它们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坚挺,打个9折、8.5折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有在举行重大促销活动的时候才会打7折。但在一些不太知名的卖场里,3折、2折甚至1折的招牌随处可见,很多消费者养成了不打折就不买的习惯,这直接导致了木门标价的虚高。一般来说,木门零售价比出厂价要高出一倍,才有打折的本钱。如果木门实际售价与出厂价相比,没有30%以上的毛利,根本就没法维持高昂的场租、营业员的提成和物流、服务等成本支出。

    正因为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木门标价是虚的,成交价到底是多少才合算全凭消费者自己的感觉。而木门标多少价,最后又打多少折,也是全凭销售人员一张嘴,消费者根本不可能了解到内情。这就导致了所谓涨价与降价不过是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结算价格,消费者很难感觉得到。

    面对成本增加而形成的涨价风,消费者首选品牌木门的产品。木门企业则深入挖掘商品价值,避开北京、上海、天津等开店成本较高的一线城市,将市场拓展目标放在二三线城市。“同样面积的店面,在一线城市除去租金等成本后毛利可能只有10%,但在二三线城市肯定要高得多。”

    木门行业鱼龙混杂,一些非品牌的木门企业借助“涨价风”随手抬高价格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但一般不会出现在品牌木门企业身上。“品牌企业的关注点是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而不是如何从消费者那里牟取暴利。”陈女士说。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成本增加 销量下滑 木门企业大呼“生意难做”
0收藏0评论
2012-03-14 18:32:22  

阅读量:1418分享量:0

 2011年初,房产新政的影响就在家居行业显现出来,企业销售额普遍下滑,最多的下滑40%~60%,这种情况在2012年将进一步加剧。在一片“买卖不好做”的叫苦声中,一个奇怪的现象随之而至:产品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往上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木门行业,上涨幅度都在10%以上。

    成本增加 销量下滑

    按照市场的基本规律,涨价往往是缘于产品供不应求。供需平衡被打破,涨价自在情理之中。然而,这一轮木门涨价潮却是一种“怪象”:木门厂商都在喊生意不好做,而价格却不降反涨。

    木门专业人士表示,房产新政的影响在2011年初就已经在木门行业显现出来了,市场需求不旺,木门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40%。与此同时,各项成本不断增加。近几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物价的全面提高,工人对薪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凡是手艺娴熟点儿的技工,工资一般都在4000元左右,而一些特别工种的工人工资更高。“不能委屈了工人,但也不能让企业消化全部人工成本,迫于无奈,我们的产品只有涨价。”某品牌负责人陈女士表示。

    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业界普遍证实所言非虚。陈女士这样形容木材交易的火爆:“现在有一批人每天都驻守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附近,但凡有一辆运送木材的货车进来,就立刻将其拦下,不论价格高低买下全部木材,原料紧缺程度可想而知。”陈女士说,原材料少了,价格自然一路飙升,比如水曲柳木,现在已由过去的每立方米几百元飙升至1500多元,用水曲柳木做的木门,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据业内人士分析,2012年木门企业的整体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不少企业的销量下滑幅度会非常大。在一些主流卖场里,即使销量居前10名的企业也未必能盈利。在这种情况下,木门企业纷纷打出涨价牌,实属无奈之举。

    消费者对涨价不敏感

    尽管木门产品上浮价格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木门不属于快速消费品或日用品之列,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几年才逛一次家居卖场,对于价格上涨与否其实并不敏感。

    实际上,木门的标价很有学问。在红星美凯龙卖场里,聚集着一批品牌木门企业,它们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坚挺,打个9折、8.5折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有在举行重大促销活动的时候才会打7折。但在一些不太知名的卖场里,3折、2折甚至1折的招牌随处可见,很多消费者养成了不打折就不买的习惯,这直接导致了木门标价的虚高。一般来说,木门零售价比出厂价要高出一倍,才有打折的本钱。如果木门实际售价与出厂价相比,没有30%以上的毛利,根本就没法维持高昂的场租、营业员的提成和物流、服务等成本支出。

    正因为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木门标价是虚的,成交价到底是多少才合算全凭消费者自己的感觉。而木门标多少价,最后又打多少折,也是全凭销售人员一张嘴,消费者根本不可能了解到内情。这就导致了所谓涨价与降价不过是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结算价格,消费者很难感觉得到。

    面对成本增加而形成的涨价风,消费者首选品牌木门的产品。木门企业则深入挖掘商品价值,避开北京、上海、天津等开店成本较高的一线城市,将市场拓展目标放在二三线城市。“同样面积的店面,在一线城市除去租金等成本后毛利可能只有10%,但在二三线城市肯定要高得多。”

    木门行业鱼龙混杂,一些非品牌的木门企业借助“涨价风”随手抬高价格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但一般不会出现在品牌木门企业身上。“品牌企业的关注点是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而不是如何从消费者那里牟取暴利。”陈女士说。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