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416分享量:0
一、木材加工园区发展现状
黄圩木材加工园区规划范围东起武圩村与大庄镇交界,西至华新村;北起华新村,南至黄圩村,位于山闵、魏黄公路两侧。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个小区,东区在武圩村境内,西区在三侯村境内。园区占地总面积750亩,其中:西区150亩,东区600亩。规划园区可容纳规模以上企业80家,其中:西区20家,东区60家。园区内区划有生产区、综合服务区和仓储物流区3个区域。以园区现有企业为依托,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突出各分区及小区的特色。
1、木材加工园区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辉煌。经过2年的建设发展,黄圩木材加工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进,“四通一平”的基础设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外在条件保障,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为木材加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木材加工业已成为推动园区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2010年,加工园区共有木材加工企业50多家,加工产值达6.8亿元。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0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化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化企业1家。2008年黄圩镇被省政府认定为“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安徽省科技示范乡镇”。同时,被县政府命名为泗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林业生产、林木加工业的重点镇。黄圩镇武圩村2009年被省林业厅批准为木材加工之村的称号。黄圩镇已成为全县板材加工的龙头乡镇。
2、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木材加工业发展循序渐进
木材加工园区兴起之初,大部分木材加工企业是依靠资源优势,木材粗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水平差,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随着木材加工园区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木材加工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目前木材加工业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从最初的锯材、板材的粗加工,发展到现在的细木工板、胶合板、多层板、刨花板、芯板和办公家具等向深加工方向发展。2011年1-7月份木材加工量已达45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45.4%。
3、木材加工业龙头企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木材加工业基础还不够扎实,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弱势企业较多。近几年,虽然有几家规模和投资额较大的企业,但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效应不强。因此,尽快形成木材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以保障和促进板材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木材加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按照园区规划要求新建企业必须进园区,鼓励老企业进园区,特定企业进特定园区的要求,促进产业聚集。根据园区实际情况适当建设木材加工企业的下游生产企业,木材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屑、木片、锯末等废料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降低环境污染,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证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要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要引导加工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抓质量、创品牌应当作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要进一步引导企业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创品牌,讲信誉,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是要为企业销售积极搭建信息平台。政府相关部门要帮助企业在巩固现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产品销售市场,进一步拓宽获取商业信息的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行业协会等现代营销手段,为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三是要积极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一方面要转变企业老板思想,全面提高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改变企业长期以来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财务、生产、经营等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引导企业进行不断技术创新。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要通过加大技改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激励措施,引导和扶持部分实力强的企业,大力吸纳科技人才,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的活力,提升产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3、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继续积极的为有实力的企业申报市级、省级龙头企业,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企业银行贷款份额,同时要积极建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倡导金融部门对前来园区投资兴业者给予信贷支持,为创业者提供融资的平台。木材加工企业自身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自身信用度,增强企业品牌意识,也是缓解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手段。总之,要大力开拓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木材加工业产业化升级
结合园区及我县周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园区加工业的产品进行合理调整。对于一些 “ 专、精、特、新 ” 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优势企业产品,政府应该给予重点扶持,除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重点扶持外,还要在技术和信息上加以帮助,引导他们树立参与市场的有序竞争的意识、创一流品牌意识和开放意识,形成特色规模产业。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