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340分享量:0
采取的宏观措施目的是让市场稳定,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由于中国所遭受的影响还不是那么的强烈,而全球的制造业体系基本在中国,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并没有因此产生实质的影响,在国际商品的供应上能够坚挺,这对维持全球经济的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对于整个市场信心来讲还有很大的回缓余地。
中国橱柜产业还未形成那个系统经济,都是以单个实体为主的竞争体系,不容易形成某个方面的竞争压力。而其他产业跟橱柜却不一样,比如90年代彩电大战一样,工厂的标准化运作升级成为规模经济,形成各种标准化产品系列,通过标准化大面积降低制造成本,而终端零售的价格伸缩非常宽,规模下的低价策略一下子就可以把许多中小彩电企业拖入绝境,最终成就了国内几大彩电巨头。
而对于橱柜来说,是个性化的产品,标准非常低,很难统一,再加上住宅使用终端的不统一,也限制了橱柜企业的规模化运作,标准化不能解决,要想建立规模成本竞争力是很困难的,所以现在很多品牌橱柜都意识到,企业不可能再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反而意识到要适当的提升产品价值(价格),塑造品牌,区别那些处于零售供应链低端的作坊企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土橱柜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设备、产品、服务和招商等企业系统环节都处于同质化的状态下,产品也是模仿成风,而全行业却都在推广自己的个性化定制概念,越来越远离规模经济,所以近期内是很难平衡的,也就是为什么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中小品牌共存,谁都无法吃掉谁的原因。
消费终端对产品有一定的决策权,就是能够决定在定型的原有产品基础上增加一些个性的元素,但其实我们发现,行业所倡导的个性化定制概念是基于对消费者厨房面积现场勘测后作出的,个性定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厨房面积和结构,制定最恰当的橱柜产品结构,在一字型、L型、中岛型、U字型、双卧型中选择企业;
二、选择橱柜板材和款式,可以由导购和消费者共同完成;
三、电器和五金的选择,由导购推荐,消费者再做决策;
四、产品本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几个方面;五、还有就是关于后续的服务和承诺,但每个企业的做法各有千秋。
在第一个方面,行业基本统一,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异性厨房的结构上,这就增加了橱柜企业在生产和设计上的难度;第二个方面,板材和款式(色斑)太多,无法统一,有些企业形成了标准,有些企业没有标准,有些形成了原料库存压力,有些只做集中板材(或者说只做市场畅销的产品款式);第三个方面,电器和五金的品牌各不一样,有专业的电器品牌提供的产品,也有橱柜企业本身提供的产品,有国外的产品,也有国内的产品,质量和形式难于统一;第四和第五个方面,都是很概念化和形式化的提法,企业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消费者完全是局外人。
在很多系统上,这些企业都是参照国际标准,没有形成行业自己的系统和标准,所以中国的橱柜产业和国外的橱柜产业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模式。中国橱柜产业很难规模化,也难于形成规模经济,而这也就决定了所受到的经济打击是有限的,不会出现产业的大规模衰退,反而对于个性化的定制行业来讲,提供了建立自己个性品牌的机会,是挑战的同时也是机会。
近期内,这场全球范围内的危机并不会致使产业衰退,反而是一个极好的考验,对于成长中的企业建立更强劲的生命非常重要,而随着未来房价可能很大幅度的下降,所带来的家具产品的消费热潮将会持续热烈,这场危机带来的将是包括物价、收入和服务各方面更加的完善,并建立更好的制度体系,所以在橱柜企业过冬期间想想该做好哪些事情是至关重要的,而不要一味的只关注市场发展不好的方面。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