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资讯详情
竹浆造纸,一座等待开挖的金矿
2002-08-14 06:00:00 阅读 1391次 分享 0次
为了造纸,我国每年不知要砍伐多少本已稀缺的树木;为了造纸,我国去年仅进口就花去了64亿美元,居进口商品用汇第三位。鉴于此,我国专家将目光瞄准了竹子   中国环境学学会、中国造纸协会日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竹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井文涌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专家们呼吁,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已迫在眉睫,大力发展竹浆,以取代木浆是解决我国纸业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比较现实的方法,以弥补我国目前中高档纸浆的巨大缺口,还可保护生态,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已成为纸张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去年,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我国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木浆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造成进口量迅速增加。1995年到2001年,我国纸及纸板进口量以每年14.5%的速度递增。2001年,进口纸及纸板559万吨,占到总消费量的17.5%,进口商品木浆和废纸分别为490万吨和642万吨,占纸浆消费总量的38%,两项相加,用汇64亿美元,占进口商品用汇第三位。此外,用竹浆代替木浆也是生态保护的迫切需要。     对于造纸业来说,木质纤维无论从性能还是工艺上都远高于禾草质纤维,然而,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自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国内木材的采伐更受限制,从木材消耗总量分析,1993年到2000年,国产材年均递减1.1%,而3.6%的商品木材消费年均增长是靠14.7%的进口增幅“硬顶”上去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保护势在必行。这种现实决定了我国木材纤维供应将呈下降趋势。据预测,2005年,我国商品木材需求缺口7000万立方米。            以竹代木的“金点子”   在这一背景下,以竹代木的可行性方案的提出,就非常及时。2002年4月,中竹纸业(集团)公司组织专家召开了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与会的学界、商界、产业界、金融界知名人士,提出了“竹浆造纸”  的成熟计划:发展竹浆造纸可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弥补目前中高档纸浆的空缺。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00多种,栽培面积、蓄积及年产量居世界之冠。据统计,目前全国竹林面积达420万公顷之多,占世界四分之一,竹林年砍伐量约900万吨,且竹材成材期短,一次栽种能连续多年使用。   从成本上看,中竹纸业集团把竹浆与品质相当的松木和桉木比较发现,竹浆单位成本低于木浆。   便宜是否没好货?已有的生产实践表明:竹浆的性能介于针叶木与阔叶木之间,明显优于草类浆,可以替代阔叶木浆并减少针叶木浆用量,用于制造各种纸张包括多种中高档纸品;竹子制浆生产工艺成熟可靠,且大部分设备可以采用国产品;污染治理工艺技术成熟,“三废”可以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生态效应是发展竹浆造纸的又一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云、贵、川、渝、桂、 湘、赣等中西部地区资源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制浆造纸的竹种生长。   竹浆造纸前景广阔   从目前实际运作的情况看,竹浆造纸已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中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以竹代木”的成熟技术,开始运作雅安竹浆项目,目前已初见成效。   在《竹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造纸协会、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等数十位业内专家建议:要建立竹林基地,探索合适的基地经营模式;要实施竹、浆、纸一体化;呼吁国家重点支持现有竹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跨地区重组,在2005年左右培养一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纸业大集团;在资金政策上,建议国家以中长期无息贷款、无偿补贴和国债贴息等方式给重点企业扶持,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以便企业在短期内成长为可与国外巨头抗衡的纸业航母。   与会专家认为,利用竹浆造纸,可以有效利用中西部的丰富资源,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建设竹子原料基地,既解决了农民退耕之后真正能“退下来,稳得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在竹子资源丰富的中西部推进竹、浆纸一体化的进程,使之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为他们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以种植广西撑绿杂交竹为例:每亩前三年营林施肥投资约450元,第三年末即可采伐,可连续采伐二三十年。按平均每亩产鲜竹材3至5吨计,每吨竹子现行收购价300元计算,一次造林后不必重新种植、只需合理施肥管护即可每年每亩为农民和地方财政增收600至1000元。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更加明显。同时,还能改善和保护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人预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竹浆工艺将是我国纸业与国外抗争的撒手锏。   据预测,2005年我国纸业木浆需求量将达到925万吨,到2015年需要木浆1780多万吨。如果完全依靠发展木浆,势必受到木材轮伐期长、木材原料无法在短期内大量供给的限制。专家分析,竹木并举,计划至2005年发展300万吨竹浆,至2015年发展800万吨竹浆,才能合理地调整造纸行业的原料结构。毋庸置疑,拥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竹浆造纸,是一座巨大的等待开挖的金矿!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竹浆造纸,一座等待开挖的金矿
0收藏0评论
2002-08-14 06:00:00  

阅读量:1391分享量:0

为了造纸,我国每年不知要砍伐多少本已稀缺的树木;为了造纸,我国去年仅进口就花去了64亿美元,居进口商品用汇第三位。鉴于此,我国专家将目光瞄准了竹子   中国环境学学会、中国造纸协会日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竹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井文涌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专家们呼吁,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已迫在眉睫,大力发展竹浆,以取代木浆是解决我国纸业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比较现实的方法,以弥补我国目前中高档纸浆的巨大缺口,还可保护生态,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已成为纸张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去年,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我国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木浆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造成进口量迅速增加。1995年到2001年,我国纸及纸板进口量以每年14.5%的速度递增。2001年,进口纸及纸板559万吨,占到总消费量的17.5%,进口商品木浆和废纸分别为490万吨和642万吨,占纸浆消费总量的38%,两项相加,用汇64亿美元,占进口商品用汇第三位。此外,用竹浆代替木浆也是生态保护的迫切需要。     对于造纸业来说,木质纤维无论从性能还是工艺上都远高于禾草质纤维,然而,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自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国内木材的采伐更受限制,从木材消耗总量分析,1993年到2000年,国产材年均递减1.1%,而3.6%的商品木材消费年均增长是靠14.7%的进口增幅“硬顶”上去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保护势在必行。这种现实决定了我国木材纤维供应将呈下降趋势。据预测,2005年,我国商品木材需求缺口7000万立方米。            以竹代木的“金点子”   在这一背景下,以竹代木的可行性方案的提出,就非常及时。2002年4月,中竹纸业(集团)公司组织专家召开了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与会的学界、商界、产业界、金融界知名人士,提出了“竹浆造纸”  的成熟计划:发展竹浆造纸可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弥补目前中高档纸浆的空缺。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00多种,栽培面积、蓄积及年产量居世界之冠。据统计,目前全国竹林面积达420万公顷之多,占世界四分之一,竹林年砍伐量约900万吨,且竹材成材期短,一次栽种能连续多年使用。   从成本上看,中竹纸业集团把竹浆与品质相当的松木和桉木比较发现,竹浆单位成本低于木浆。   便宜是否没好货?已有的生产实践表明:竹浆的性能介于针叶木与阔叶木之间,明显优于草类浆,可以替代阔叶木浆并减少针叶木浆用量,用于制造各种纸张包括多种中高档纸品;竹子制浆生产工艺成熟可靠,且大部分设备可以采用国产品;污染治理工艺技术成熟,“三废”可以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生态效应是发展竹浆造纸的又一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云、贵、川、渝、桂、 湘、赣等中西部地区资源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制浆造纸的竹种生长。   竹浆造纸前景广阔   从目前实际运作的情况看,竹浆造纸已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中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以竹代木”的成熟技术,开始运作雅安竹浆项目,目前已初见成效。   在《竹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造纸协会、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等数十位业内专家建议:要建立竹林基地,探索合适的基地经营模式;要实施竹、浆、纸一体化;呼吁国家重点支持现有竹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跨地区重组,在2005年左右培养一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纸业大集团;在资金政策上,建议国家以中长期无息贷款、无偿补贴和国债贴息等方式给重点企业扶持,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以便企业在短期内成长为可与国外巨头抗衡的纸业航母。   与会专家认为,利用竹浆造纸,可以有效利用中西部的丰富资源,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建设竹子原料基地,既解决了农民退耕之后真正能“退下来,稳得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在竹子资源丰富的中西部推进竹、浆纸一体化的进程,使之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为他们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以种植广西撑绿杂交竹为例:每亩前三年营林施肥投资约450元,第三年末即可采伐,可连续采伐二三十年。按平均每亩产鲜竹材3至5吨计,每吨竹子现行收购价300元计算,一次造林后不必重新种植、只需合理施肥管护即可每年每亩为农民和地方财政增收600至1000元。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更加明显。同时,还能改善和保护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人预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竹浆工艺将是我国纸业与国外抗争的撒手锏。   据预测,2005年我国纸业木浆需求量将达到925万吨,到2015年需要木浆1780多万吨。如果完全依靠发展木浆,势必受到木材轮伐期长、木材原料无法在短期内大量供给的限制。专家分析,竹木并举,计划至2005年发展300万吨竹浆,至2015年发展800万吨竹浆,才能合理地调整造纸行业的原料结构。毋庸置疑,拥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竹浆造纸,是一座巨大的等待开挖的金矿!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