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资讯详情
国际木材贸易发展形态和趋势
2003-08-11 06:00:00 阅读 1981次 分享 0次
2000年,初级木制品的国际贸易出口总额为1450亿美元,其中木浆、纸张和纸板约占3/4,木质的材料、锯材和其它木制品占1/4。木材产品贸易中的另一部分是高增值产品,总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占世界全部商品贸易总额的4%一5%。本文将重点介绍木制品贸易中的商业流通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世界参与木制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参与了木制品贸易,这些国家按地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7类: ·北美:加拿大和美国; ·欧洲:包括欧盟现有的15个成员国,加上从冰岛到塞浦路斯和土耳其的其它19个国家,前苏联国家除外; ·前苏联:独联体的12个国家,加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东亚: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日本和南朝鲜; ·亚太地区其它国家:从中东到大洋洲的不同类型国家; ·非洲:气候多变的一类国家,从干旱的北非,穿过中非的热带雨林直到南非; ·拉丁美洲:包括加勒比海地区国家。 二、森林面积与木材出口 从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来看,前苏联、拉丁美洲和北美是名列前茅的,而东亚、亚太地区其它国家和欧洲则显得非常贫乏。森林覆盖率并不能有效地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木制品贸易中的状态。世界主要出口地区在北美和前苏联,不过后者的净出口量与它茂盛的森林资源不成比例。欧洲和亚太地区其它国家的进口与出口基本持平。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人均森林面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总体来看仍是净进口国;东亚也是主要的木材净进口地区。 三、木制品进出口星与贸易地位 木制品的人均进出口占有量可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地位。例如,芬兰在2000年的木制品出口额是人均2120美元,加拿大是963美元/人,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4美元/人。从进口情况看,美国在2000年的人均进口额是93美元,日本为106美元/人,荷兰为276美元/人,而中国只有12美元/人,印度为1美元/人。如果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两国,木制品进口量即使只增加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6美元,那么对世界贸易造成的冲击也将是巨大的。前苏联提高其出口潜力也具有同样作用。 根据目前数据库中所能得到的最近一年的资料,按木制品贸易总额计算。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其它国家是最大的出口地区,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占1997年世界出口量的85%。从进口方面看,欧洲、东亚和北美是最重要的地区,占总量的85%。欧洲和北美都排在进、出口地区的前三名,这表明了它们在地区内部贸易形态中的重要性,该地区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北美的主要出口对象是东亚和欧洲;而欧洲的市场是在亚太地区其它国家。尤其是中东和东亚。亚太地区其它国家1/5的出口贸易是在地区范围内进行,剩余的大部分流向东亚。从进口情况看,欧洲的最大供应国在北美,然后是前苏联。东亚的最大供货商也是北美,然后是亚太地区其它国家。 四、世界木材贸易变化 在过去的20一30年里,世界贸易流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包括人工林在内新型林地不断涌现,天然林的过度开发,木材加工手段的创新,或者是对进口商品的要求发生改变。从1983年到1997年,木制品的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186%(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话,增长率要降低)。影响某种木材产品发展的特殊条件将决定流通形态的发展趋势。例如,由放美国的太平洋西北部地区限制采伐量,北美向东亚出口的针叶材工业圆材减少,而东亚增加了从前苏联、新西兰和智利的进口量,减少部分得到抵消。另一个例子是,由於资源枯竭和限制出口,西非和东南亚的某些传统加工国(科特迪瓦、菲律宾、印度尼西业)的阔叶材工业圆材出口量减小,但其它国家,主要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量增加又弥补丁部分缺口。胶合板的贸易形态也经历了重要转变。这对出口国造成的影响大挺进口国。20世纪70年代.南朝鲜和中国台湾都是转口加工,领导着胶合板的出口浪潮,但是到90年代它们已经被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所取代了。 新产品的开发也导致了新的贸易形态。例如,加拿大对美国的定向刨花板出口量和欧洲内部中密度纤维板(MDF)贸易量都得到增长。人工林产品的出现和某些木材加工生产线的建立(如建在巴西、智利、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爱尔兰)使得木浆、针叶锯材、木片和木质板材的贸易流向发生改变。经济扩张和封闭市场的开放也增加了某些国家的进口量,中国从亚太地区的进口情况就是明显例证。 五、林业资源、木材加工能力和技术开发决定其贸易形态 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贸易形态,取决于它的林业资源、木材加工能力和技术开发、人口状况,尤其是生活水平。美国是木制品进、出口贸易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另外两个是德国和法国)之一,不过总体来看仍是进口国;由放林业资源状况和经济,以及木材加工发展阶段的差别,瑞典和马来西亚代表两种类型的出口国。中国和意大利都是主要进口国,但从资源状况和对产品要求方面看,进口形态截然不同。 2000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木制品进口国,贸易额为257亿美元;同时也是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加拿大。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世界最大的木质品加工能力,但由於较高的人均消费水平仍需进口部分所需木制品。除一小部分外,它的全部进口产品都来自于北方邻国加拿大。1997年,只有胶合板和阔叶锯材两项,从加拿大的进口量不足50%;尤其是胶合板,印度尼西亚是它的主要供应国。美国也是其它地区木制品的主要供应国,特别是对日本和亚太地区其它国家以及欧洲来讲。北美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量非常大,尽管从北向南的贸易流通远远大放从南向北的,加拿大仍是美国的重要出口对象。 还有三个重要的木制品出口国是位於热带的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其它两国是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是其中之一(2000年名列世界第l4位)。它的主要出口产品 是阔叶锯材和木质人造板,其中胶合板占3/4,其它大部分为阔叶材原木。主要出口对象是日本、中国、泰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以及欧洲。马来西亚主要出口三种产品(阔叶材圆材、锯材和胶合板),但从近期开始,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增值产品和MDF,以人工种植橡胶木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家具其出口量也在迅速增长。但截止目前,马来西来出口的增值产品中还未包括木浆、纸张和纸板,这一点与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有所不同。 最近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国际木材贸易发展形态和趋势
0收藏0评论
2003-08-11 06:00:00  

阅读量:1981分享量:0

2000年,初级木制品的国际贸易出口总额为1450亿美元,其中木浆、纸张和纸板约占3/4,木质的材料、锯材和其它木制品占1/4。木材产品贸易中的另一部分是高增值产品,总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占世界全部商品贸易总额的4%一5%。本文将重点介绍木制品贸易中的商业流通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世界参与木制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参与了木制品贸易,这些国家按地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7类: ·北美:加拿大和美国; ·欧洲:包括欧盟现有的15个成员国,加上从冰岛到塞浦路斯和土耳其的其它19个国家,前苏联国家除外; ·前苏联:独联体的12个国家,加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东亚: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日本和南朝鲜; ·亚太地区其它国家:从中东到大洋洲的不同类型国家; ·非洲:气候多变的一类国家,从干旱的北非,穿过中非的热带雨林直到南非; ·拉丁美洲:包括加勒比海地区国家。 二、森林面积与木材出口 从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来看,前苏联、拉丁美洲和北美是名列前茅的,而东亚、亚太地区其它国家和欧洲则显得非常贫乏。森林覆盖率并不能有效地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木制品贸易中的状态。世界主要出口地区在北美和前苏联,不过后者的净出口量与它茂盛的森林资源不成比例。欧洲和亚太地区其它国家的进口与出口基本持平。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人均森林面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总体来看仍是净进口国;东亚也是主要的木材净进口地区。 三、木制品进出口星与贸易地位 木制品的人均进出口占有量可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地位。例如,芬兰在2000年的木制品出口额是人均2120美元,加拿大是963美元/人,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4美元/人。从进口情况看,美国在2000年的人均进口额是93美元,日本为106美元/人,荷兰为276美元/人,而中国只有12美元/人,印度为1美元/人。如果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两国,木制品进口量即使只增加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6美元,那么对世界贸易造成的冲击也将是巨大的。前苏联提高其出口潜力也具有同样作用。 根据目前数据库中所能得到的最近一年的资料,按木制品贸易总额计算。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其它国家是最大的出口地区,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占1997年世界出口量的85%。从进口方面看,欧洲、东亚和北美是最重要的地区,占总量的85%。欧洲和北美都排在进、出口地区的前三名,这表明了它们在地区内部贸易形态中的重要性,该地区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北美的主要出口对象是东亚和欧洲;而欧洲的市场是在亚太地区其它国家。尤其是中东和东亚。亚太地区其它国家1/5的出口贸易是在地区范围内进行,剩余的大部分流向东亚。从进口情况看,欧洲的最大供应国在北美,然后是前苏联。东亚的最大供货商也是北美,然后是亚太地区其它国家。 四、世界木材贸易变化 在过去的20一30年里,世界贸易流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包括人工林在内新型林地不断涌现,天然林的过度开发,木材加工手段的创新,或者是对进口商品的要求发生改变。从1983年到1997年,木制品的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186%(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话,增长率要降低)。影响某种木材产品发展的特殊条件将决定流通形态的发展趋势。例如,由放美国的太平洋西北部地区限制采伐量,北美向东亚出口的针叶材工业圆材减少,而东亚增加了从前苏联、新西兰和智利的进口量,减少部分得到抵消。另一个例子是,由於资源枯竭和限制出口,西非和东南亚的某些传统加工国(科特迪瓦、菲律宾、印度尼西业)的阔叶材工业圆材出口量减小,但其它国家,主要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量增加又弥补丁部分缺口。胶合板的贸易形态也经历了重要转变。这对出口国造成的影响大挺进口国。20世纪70年代.南朝鲜和中国台湾都是转口加工,领导着胶合板的出口浪潮,但是到90年代它们已经被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所取代了。 新产品的开发也导致了新的贸易形态。例如,加拿大对美国的定向刨花板出口量和欧洲内部中密度纤维板(MDF)贸易量都得到增长。人工林产品的出现和某些木材加工生产线的建立(如建在巴西、智利、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爱尔兰)使得木浆、针叶锯材、木片和木质板材的贸易流向发生改变。经济扩张和封闭市场的开放也增加了某些国家的进口量,中国从亚太地区的进口情况就是明显例证。 五、林业资源、木材加工能力和技术开发决定其贸易形态 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贸易形态,取决于它的林业资源、木材加工能力和技术开发、人口状况,尤其是生活水平。美国是木制品进、出口贸易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另外两个是德国和法国)之一,不过总体来看仍是进口国;由放林业资源状况和经济,以及木材加工发展阶段的差别,瑞典和马来西亚代表两种类型的出口国。中国和意大利都是主要进口国,但从资源状况和对产品要求方面看,进口形态截然不同。 2000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木制品进口国,贸易额为257亿美元;同时也是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加拿大。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世界最大的木质品加工能力,但由於较高的人均消费水平仍需进口部分所需木制品。除一小部分外,它的全部进口产品都来自于北方邻国加拿大。1997年,只有胶合板和阔叶锯材两项,从加拿大的进口量不足50%;尤其是胶合板,印度尼西亚是它的主要供应国。美国也是其它地区木制品的主要供应国,特别是对日本和亚太地区其它国家以及欧洲来讲。北美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量非常大,尽管从北向南的贸易流通远远大放从南向北的,加拿大仍是美国的重要出口对象。 还有三个重要的木制品出口国是位於热带的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其它两国是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是其中之一(2000年名列世界第l4位)。它的主要出口产品 是阔叶锯材和木质人造板,其中胶合板占3/4,其它大部分为阔叶材原木。主要出口对象是日本、中国、泰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以及欧洲。马来西亚主要出口三种产品(阔叶材圆材、锯材和胶合板),但从近期开始,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增值产品和MDF,以人工种植橡胶木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家具其出口量也在迅速增长。但截止目前,马来西来出口的增值产品中还未包括木浆、纸张和纸板,这一点与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有所不同。 最近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