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第一个吃“螃蟹”--发展木质聚合材料观察
0收藏0评论
2005-03-08 07:00:00
阅读量:2000分享量:0
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局长刘宗友,最近一直为木质聚合材料项目而忙碌着。
今年元旦假期,他专程赶到武汉,与省林业局局长吴先金和省林业经济学会的专家们讨论生产木质聚合材料的有关问题。
2月23日,他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林管局计划投资300万元,建一条年产3000吨的木质聚合材料生产线,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
松滋市林业局产业办主任镇祥波,也十分看好木质聚合材料产业。镇祥波去年9月参加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在河北张家口召开的人造板升级换代现场会,参观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下属的首林科技发展公司的示范厂,对木质聚合材料的特点有着直接的感受。
他说:“木质聚合材料很有发展前途。”
镇祥波介绍,他们也准备在该市龙腾木业公司筹建生产线,利用公司生产建筑模板的废料生产木质聚合材料,以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带动松滋市林业产业的发展。
龙腾公司年消耗木材1.5万立方米,只有60%的材料能制成成品建筑模板,剩下的40%为废料。以往,这些废料大都廉价出售给了吉象等人造板生产企业,少部分则被烧掉了。“从卖原料到出售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木材资源。”镇祥波说。
刘宗友、镇祥波的信心,来源于木质聚合材料产业的低投资、高效益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省林业经济学会理事长黄春发介绍,生产木质聚合材料无需特殊的设备,使用国产设备投资只需300万元左右;生产工艺也是常规的挤出成型和模压工艺,适宜推广开发。
但它带来的效益却很可观。人造复合板要有几万吨、几十万吨规模才有规模效益,而木质聚合材料只需年产2000吨,就产生规模效益。
木质聚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包装、铁路建设、车辆船舶的内装饰、市政园林、体育用品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黄春发说,国外木质聚合材料产业已进入高速成长期,目前,世界木质聚合材料生产量虽不过几百万吨,但从1998年以来,平均以65%的速度增加。据专家预测,今后10年内,世界木质聚合材料仍将以60%的速度增长。
我国的木质聚合材料产业也已起步,但在我省还是空白。全国已有10家左右企业生产木质聚合材料,年生产在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石化、水电、环保等部门。而作为主要木质基础原材料部门的林业,则刚刚进入,目前仅有一个厂家生产木塑材料制品———用于货物贮运的托盘。
本月1日起,我国将对出境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包括承载、包装、铺垫、支撑、加固货物的木质材料等,按国际标准进行检疫,不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检疫规定的,不准出境。但经人工合成或经加热、加压等深度加工的包装用木质材料等除外。这一规定的实施,将使木塑托盘广泛替代木制托盘。
另据了解,为适应“绿色奥运”的要求,北京奥运场馆座椅,将全部采用木塑材料制成。“木质聚合材料有多种,可以预见,木质聚合材料将发展成一个庞大的新型产业体系。”黄春发说。“我省有着发展木质聚合材料产业的现实需要和良好条件。”省林业局产业处处长罗代萍说。
我省木材资源严重不足,林产化工产业与木材资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大径材的原木少,但小径材多,灌木林资源丰富,速生人工林发展较快,再加上良好的森工企业基础,为发展木质聚合材料产业提供了条件。
推进我省木质聚合材料产业的发展,已引起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俞正声专门指示省发改委组织专题调研,提出了我省发展木质聚合材料产业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将木质聚合材料产业,纳入我省“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对条件成熟的项目,通过安排新产品推广资金和项目贴息补助等方式给予扶持等。
发展木质聚合材料产业,还可以争取享受国家多方面的资金投入和税收政策。
据黄春发介绍,中国林业经济学会规划近期在全国建成250条生产线,年产木塑托盘5万吨。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指定由省林业经济学会负责我省的推广工作,提出“十一五”期间在我省建设20条生产线,形成万吨托盘生产能力。
罗代萍说,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木质聚合材料大有可为。投资这一行业,需要企业家的胆略和战略眼光,谁抓住了机遇,第一个吃“螃蟹”,谁就抢得了市场先机。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