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造板生产线成套设备现状
0收藏0评论
2005-03-15 07:00:00
阅读量:1807分享量:0
1. 1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的地位
国产人造板设备单机生产历史较早,但能够自行成套并形成产业化规模应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二十多年来,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国产人造板生产线成套设备的发展历经沧桑,无论是在规模总量上,还是在品种的多样上,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长足进展。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信息,2002年,全国人造板产量2930.18万m3,其中胶合板产量1135.21万m3(普通胶合板占88%),纤维板767.42万m3(中密度纤维板占90%),刨花板369.31万m3(普通刨花板占95)。我国人造板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纤维板产量居第一位。人造板工业以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高速度发展,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基础作用。
有资料表明,国产胶合板成套设备的产能已占该板种国内总产能的90%以上;国产刨花板成套设备占到了80%以上;最新的调查显示,国产中密度纤维板成套设备产能也已占到了总产能的近80%。在人造板成套设备的总生产能力上,国产设备占据着主导地位。
1. 2竞争促进了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的发展
由于前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工不同,国内造板设备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所以在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发展的初期,各专业领域都有一些企业占有垄断地位。这种状况客观上对国产人造板和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完善,各企业根据市场导向和自身条件参与竞争,垄断的格局已逐渐被打破,各领域都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参与竞争。据不完全统计,能够提供年产15000m3以上产能的成套设备的企业已有10多家。这种竞争虽然有时有些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市场机制形成的必经阶段,但也是这种竞争机制,促使人造板成套设备的生产企业在技术进步、不断的提高产品性能和消耗、在更周到的为用户服务上狠下功夫。正是这种竞争的格局,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的性能价格比在不断提高,人造板生产企业得到了明显的实惠,使得国产设备在人造板总生产能力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与进口设备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1. 3与国际午水平的比较。
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相比,国产人造板设备的总体水平已取得了骄人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无论在成套设备的总体水平上还是单机技术水平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1.3. 1胶合板成套设备
从1998年到2002年,胶合板产量以年均26%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
由于我国近年来胶合板工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利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小径级速生材这一特殊的基础上,以大量手工作业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自动化水平上相对要求较低大中型液压双卡轴单板旋切机、单板连续干燥机、胶合板热压机等主要单机设备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并不十分大,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使这些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进口,也已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出口。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特别是在适合小径级原海洋污染生产的高速自动定心机、高速旋切机、高速剪板机等高速设备国内还不能生产,适用于单板生产自动化的单板横拼机等芯板整张化设备也还需要进口。国外先进的原木定心机每分钟可完成高达十几根小径级原木的高精度定心,而目前我们小径木旋切还主要靠人工定心,不仅定心速度不可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日而语,由于定心精度低也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
1.3. 2刨花板成套设备
我国的刨花板产量从1995年的435.1万m3逐年下降,1999年跌至240.96万m3的低谷后缓慢回升,与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耀眼的高速发展速度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