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资讯详情
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迅速提升黑龙江对外开放水平
2005-11-02 07:00:00 阅读 1528次 分享 0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以边兴贸,以边兴业”的战略方针,边境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加快了全省对外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从发展状况看,黑龙江省边境贸易还处于低层次经贸发展阶段,为了实现省委、省政府关于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方针,充分挖掘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的潜力,发挥口岸优势,扬长避短,向高科技和深加工领域拓展,以提升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水平。   一、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的历程   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中叶,黑龙江省与沙俄就有民间贸易活动,东北解放后,就与前苏联建立了边境贸易往来,由于国际政治环境的原因,到1966年中断。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黑龙江省又恢复了与前苏联的边境贸易,之后两国贸易往来逐步走上了稳步快速发展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边贸经济大体上可分为恢复、快速发展、调整、稳步发展等四个历史阶段:   1、1982至1987年属于恢复阶段。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并由中国和前苏联两国对外贸易部换文,黑龙江省恢复了自1966年中断的与前苏联远东地区的地方边境贸易。其主要贸易形式是易货贸易,其间贸易规模比较小,1983至1987年的四年间,全省对前苏联贸易额仅实现6.2亿美元。   2、1988至1993年为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黑龙江省对苏联边境易货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问题的批复》国函[1988]61号文件,对黑龙江省发展边境贸易给予了8条优惠政策,使黑龙江省边贸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88年对前苏联贸易额为3.3亿美元,到1993年贸易额已达18.9亿美元,增长了4.7倍,年均增长41.8%,边境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3、1994至1999年为调整阶段。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另外俄罗斯经济动荡不安,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出现下滑,每年对俄贸易额在6.7亿美元到9.2亿美元之间,6年间共实现贸易额46.9亿美元。   4、2000年至今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随着俄罗斯政局的稳定,我国与俄罗斯贸易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国贸易更加规范、有序,呈现出一年一大步,三年翻一番的边贸经济良好发展势头。2000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开始大幅回升,当年实现贸易额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0%,以后几年增幅均在30%以上,到2004年全省对俄贸易额已达38.2亿美元,对俄贸易额5年间共实现122.8亿美元。   二、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边境贸易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全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是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窗口。   1、架起国际经贸通道,促进了全省的对外开放。1986年以来,黑龙江省陆续开放国家一级口岸25个,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了基础。1982至2004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额累计完成235.7亿美元,2004年对俄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额的56.3%,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18%,成为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主力军和“富民兴边强省”的推动力量,而且也为我国对俄开放和全国开拓俄罗斯市场建立了大通道,成为推动中俄经贸关系深入发展,促进两国政治互利关系日益加深的桥梁和纽带。   2、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边境贸易的发展具有较强互补性,黑龙江省出口的商品大多是本地长线生活用品及服装等,以满足俄罗斯市场需求;而进口商品大多是生产资料和资源性商品,又是国内市场需求的商品,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1988年至2000年哈尔滨海关累计征收关税、代征税60多亿元。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2004年来黑龙江省旅游的俄罗斯游客57万人次,占外国游客的82.2%;旅游创汇2.35亿美元。   3、兴边富民,边境地方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黑龙江省有19个边境市县开放了口岸,通过发展边境贸易,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基本结束了多年靠财政补贴的历史。如绥芬河市,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7亿元,比1992年增长5.7倍;财政收入3.6亿元,增长5.5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1亿元,增长19.5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9元,高于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2708元。   三、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的特点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经历了几次的起伏变化,目前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俄罗斯已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俄贸易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边境小额贸易的主导地位明显,“旅游购物”贸易成为拉动黑龙江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由于地缘优势,边境小额贸易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全省实现边境小额贸易额25.4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7.4%,处于第二位。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购物”这一新的贸易方式,成为继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之后,黑龙江省外贸出口的又一亮点,2004年黑龙江省边贸旅游购物实现6.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7%,居各种贸易方式的第三位。   2、俄罗斯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以及多年的贸易往来,对俄贸易额由1988年的3.3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38.2亿美元,增长10.6倍,年均增长27.1%,所占比重由26.6%提高到56.3%,提高了29.7个百分点,长期占据着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且呈平稳增长态势。   说明,进出口总值三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28.5%;出口发展速度更快,三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39.0%,高于进出口总值增速10.5个百分点。   3、口岸税收大幅增长。对俄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地方财政税收的增加,口岸税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合计)由2001年的5.9亿元增至2004年的9亿元,年均增长15.1%。口岸税收主要来源于进口的木材、机电产品、汽车零配件等十余种商品。   4、黑龙江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迅猛增加。对俄贸易的稳步发展,使黑龙江省进出口货运量大幅增加,从2001年的527.4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812.2万吨,年增加超过百万吨,年均增长15.5%。   5、出入境人员持续上扬。由于中俄两国贸易处于平稳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迅速提升黑龙江对外开放水平
0收藏0评论
2005-11-02 07:00:00  

阅读量:1528分享量: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以边兴贸,以边兴业”的战略方针,边境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加快了全省对外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从发展状况看,黑龙江省边境贸易还处于低层次经贸发展阶段,为了实现省委、省政府关于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方针,充分挖掘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的潜力,发挥口岸优势,扬长避短,向高科技和深加工领域拓展,以提升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水平。   一、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的历程   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中叶,黑龙江省与沙俄就有民间贸易活动,东北解放后,就与前苏联建立了边境贸易往来,由于国际政治环境的原因,到1966年中断。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黑龙江省又恢复了与前苏联的边境贸易,之后两国贸易往来逐步走上了稳步快速发展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边贸经济大体上可分为恢复、快速发展、调整、稳步发展等四个历史阶段:   1、1982至1987年属于恢复阶段。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并由中国和前苏联两国对外贸易部换文,黑龙江省恢复了自1966年中断的与前苏联远东地区的地方边境贸易。其主要贸易形式是易货贸易,其间贸易规模比较小,1983至1987年的四年间,全省对前苏联贸易额仅实现6.2亿美元。   2、1988至1993年为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黑龙江省对苏联边境易货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问题的批复》国函[1988]61号文件,对黑龙江省发展边境贸易给予了8条优惠政策,使黑龙江省边贸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88年对前苏联贸易额为3.3亿美元,到1993年贸易额已达18.9亿美元,增长了4.7倍,年均增长41.8%,边境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3、1994至1999年为调整阶段。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另外俄罗斯经济动荡不安,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出现下滑,每年对俄贸易额在6.7亿美元到9.2亿美元之间,6年间共实现贸易额46.9亿美元。   4、2000年至今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随着俄罗斯政局的稳定,我国与俄罗斯贸易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国贸易更加规范、有序,呈现出一年一大步,三年翻一番的边贸经济良好发展势头。2000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开始大幅回升,当年实现贸易额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0%,以后几年增幅均在30%以上,到2004年全省对俄贸易额已达38.2亿美元,对俄贸易额5年间共实现122.8亿美元。   二、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边境贸易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全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是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窗口。   1、架起国际经贸通道,促进了全省的对外开放。1986年以来,黑龙江省陆续开放国家一级口岸25个,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了基础。1982至2004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额累计完成235.7亿美元,2004年对俄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额的56.3%,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18%,成为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主力军和“富民兴边强省”的推动力量,而且也为我国对俄开放和全国开拓俄罗斯市场建立了大通道,成为推动中俄经贸关系深入发展,促进两国政治互利关系日益加深的桥梁和纽带。   2、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边境贸易的发展具有较强互补性,黑龙江省出口的商品大多是本地长线生活用品及服装等,以满足俄罗斯市场需求;而进口商品大多是生产资料和资源性商品,又是国内市场需求的商品,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1988年至2000年哈尔滨海关累计征收关税、代征税60多亿元。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2004年来黑龙江省旅游的俄罗斯游客57万人次,占外国游客的82.2%;旅游创汇2.35亿美元。   3、兴边富民,边境地方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黑龙江省有19个边境市县开放了口岸,通过发展边境贸易,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基本结束了多年靠财政补贴的历史。如绥芬河市,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7亿元,比1992年增长5.7倍;财政收入3.6亿元,增长5.5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1亿元,增长19.5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9元,高于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2708元。   三、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发展的特点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经历了几次的起伏变化,目前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俄罗斯已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俄贸易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边境小额贸易的主导地位明显,“旅游购物”贸易成为拉动黑龙江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由于地缘优势,边境小额贸易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全省实现边境小额贸易额25.4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7.4%,处于第二位。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购物”这一新的贸易方式,成为继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之后,黑龙江省外贸出口的又一亮点,2004年黑龙江省边贸旅游购物实现6.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7%,居各种贸易方式的第三位。   2、俄罗斯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以及多年的贸易往来,对俄贸易额由1988年的3.3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38.2亿美元,增长10.6倍,年均增长27.1%,所占比重由26.6%提高到56.3%,提高了29.7个百分点,长期占据着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且呈平稳增长态势。   说明,进出口总值三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28.5%;出口发展速度更快,三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39.0%,高于进出口总值增速10.5个百分点。   3、口岸税收大幅增长。对俄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地方财政税收的增加,口岸税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合计)由2001年的5.9亿元增至2004年的9亿元,年均增长15.1%。口岸税收主要来源于进口的木材、机电产品、汽车零配件等十余种商品。   4、黑龙江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迅猛增加。对俄贸易的稳步发展,使黑龙江省进出口货运量大幅增加,从2001年的527.4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812.2万吨,年增加超过百万吨,年均增长15.5%。   5、出入境人员持续上扬。由于中俄两国贸易处于平稳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