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竹木草制品出口增势强劲
0收藏0评论
2005-11-14 07:00:00
阅读量:1231分享量:0
今年1—10月,经中山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出口的竹木草制品达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4.69%
中山网讯 近日记者从中山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1—10月,我市出口到美、加、澳等国家的竹木草制品不仅没有受到相关禁令的影响,而且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其中经该局检验检疫出口的竹木草制品达24628批次,货值2.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26%、34.69%,再创我市竹木草制品出口历史新高。
据了解,进出境竹木草制品的植物检疫风险一直很大,国家质检总局曾多次就此类商品发出警示通报,譬如,国质检动函[2005]02号《关于出口工艺品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警示通报》中就提到,美国因在我国出口的人造圣诞树(主干为树木)等工艺品中检出杉棕天牛等有害生物,而决定于今年4月1日起暂停进口我国人造圣诞树等含有直径大于1厘米带皮树木、树枝的工艺品;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因在我国出口的圣诞树、柳篮制品(含有木质材料)中发现活虫,对我国出口含木质材料的工艺品表示关注。
对此,中山检验检疫局从源头抓起,在产品生产加工和存放等各个环节,督促我市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采取防疫措施,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解决防疫技术难题,提高生产防疫水平,在源头上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一是加强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及时向相关部门及企业通报输入国对竹木草制品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的有关要求和疫情动态,尽快研究、寻找替代材料,使国外“绿色壁垒”对我竹木草制品出口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二是转变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实施竹木草制品风险分类管理。针对我市出口竹木草制品逐年增多的情况,该局严格实施国家质检总局45号令《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管理办法》,大力推行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类管理的检疫监管新模式,对木制品生产、加工、存放实施科学有效的检疫监管,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木质原料生产。三是严格分类管理考核,建立企业诚信体系。该局在对企业的分类考核管理中,把企业的诚信情况作为企业分类管理考核的依据之一,发现诚信度不好的企业严肃处理,如去年我市有一家原是一类企业的大型木家具厂,因涂改厂检单有效期,被该局降为三类企业。四是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规范管理。该局检验检疫人员在下厂监管过程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了企业对产品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的同时,加强对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的熏蒸或热处理的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生产、加工、存放等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