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000-06-18 06:00:00 阅读 2190次 分享 0次
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 回顾中国20多年来的林产品贸易历程,可以看出,林产品贸易在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林产品贸易基本上属于单向补缺型贸易,出口量很小。 中国由于森林资源匮乏,人均木材蓄积量仅8.6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2%。因此,中国的林产品贸易主要是补缺型的进口贸易。如1998年,我国6大类林产品(原木、锯材、胶合板、单板、纸浆和废纸、纸和纸板),进口总额已达63.4亿美元,而该年上述产品的出口总额却只及3.35亿美元,仅相当于进口额的5.3%。 2、林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全国进口商品之首,进口依存度进一步上升。 在1981-1992年期间,中国大约累计进口了220.55亿美元的林产品(指6大类林产品),约占同期全国进口商品总额(8832.2亿美元)的2.5%。按进口商品金额计,林产品居第四位,居第一、二、三位的分别为钢材、粮食和化肥。但是到1998年,林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各种进口商品之首。林产品已成为当前中国最主要进口商品之一,其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随着林产品进口量的逐步增加,我国林产品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亦在逐渐提高。到1998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林产品按原木折算,总量已超过5000万立方米,约占同年全国工业材总消费量的1/4左右。 3、进口林产品结构明显变化,纸产品和纸浆已分别上升至第一、二位。 近几年来,由于限制原木出口的国家日益增多,原木价格连续暴涨,加上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中国的原木进口量出现了回落现象。与此相比,各种纸产品、纸浆及单板和锯材的进口量,因国内需求量不断扩大,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4、出口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家具已成为最重要的出口林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林产品一直以经济林产品和松脂加工产品为主,木材产品出口量较少。近几年来,随着林产品工业的发展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加,家具和纸、纸板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林产品出口结构日趋优化。到1998年,家具出口额已急剧增加到21.9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林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亦上升到63.8%。 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1999年中国的林产品进口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原木进口成倍增长,胶合板进口大幅度下滑,锯材和单板的增幅与上年持平、热带锯材进口量大幅度增加,纸浆和废纸及纸和纸板进口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纸制品进口明显下降。 1999年中国的林产品进口出现原木和废纸进口量骤升和胶合板、纸制品进口大幅度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国家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使木材市场原已存在的优质大径材缺口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胶合板用材和锯材原木及各种装修用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此外,国家这一重大举措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影响亦不容低估。 造成废纸进口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是中国国产木浆严重不足,而进口废纸要比进口木浆便宜得多。这种进口趋势估计以后还会保持下去。 ——为了弥补优质大径材资源的不足,国家从1999年1月起实施新的木材进口关税政策。目前,原木、锯材、薪材、木片、纸浆和废纸等的进口税已调减到零,胶合板的进口税亦由原来的20%调减到15%。 ——国家放宽了对经营木材进口单位的限制。中国外经贸部从1998年12月1日起取消了原定的“只有经过国家审核确定的专营单位才有权从事国际林产品贸易”的管理办法。按新规定,凡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均可以自负盈亏的基础上自主进口。这意味着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或个体公司,都可申请林产品进口经营权。 ——国内胶合板生产企业可以利用因减免进口税价格相对走低的进口原木,生产出在价格和质量上可与进口胶合板相竞争的产品。 加入WTO对中国林产工业的影响和分析 1、林产工业不属于保护性产业,国家对其早已实行开放性政策。 中国由于森林资源缺乏,国内林产品(尤其是原木)市场缺口巨大。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外汇尚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即实行了原木进口政策。到80年代中期,原木进口规模曾一度超过1000万立方米,约占当时全国商品材产量的1/5。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出口商品的不断扩大,纸浆和纸、纸板的进口,特别是新闻纸和一些中、高档用纸的进口量亦随之大幅度增长。如同石油一样,各类纸产品将继续是进口用汇大户。在连续遭受严重洪灾之后,中央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与此同时,又进一步采取了鼓励原材料型林产品的进口政策。 2、我国现行的林产品进口税率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1992年以来,随着贸易的发展,国家已先后6次降低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已由57%下降到目前的17%。现在,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3%,发展中国家为14%,WTO成员国的平均税率为6%。显然,中国目前的关税依然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政府已承诺,在2000年将平均关税降至15%,2005年进一步减少到10%。 中国平均关税水平之所以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WTO成员国平均水平,主查为了保护一些特殊的行业和幼稚产业。林产工业属于开放型产业,并非保护对象,因此国家目前实施的关税实际上与世界总体水平是接近的,有些林产品税率甚至还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相对来讲,胶合板和单板的关税仍较高,这一点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的胶合板工业。加入WTO后,随着总体关税水平的降低,进一步调低这两种产品税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调减幅度不会太大。 我国现行的造纸产品平均进口关税为20%左右,最高的为45%(如卷烟纸),最低的为10%。但大量进口的一些纸种,如新闻纸、印刷书写纸、铜版纸、牛皮卡纸和箱板纸、白纸板和瓦楞厚纸等,一般为12%-15%。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纸产品进口税仅在5%-6%左右,但东南亚国家较高(新加坡为零),为20%。加入WTO后,除具有战略意义的新闻纸将受到一定的保护外,其他纸产品的关税势将进一步调低。据专家估计,下调幅度平均至少在10个百分点以上。 家具进口的平均税率在90年代初尚为70%左右,经过连续调整现已降至22%,10年内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加入WTO后预期还将进一步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0收藏0评论
2000-06-18 06:00:00  

阅读量:2190分享量:0

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 回顾中国20多年来的林产品贸易历程,可以看出,林产品贸易在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林产品贸易基本上属于单向补缺型贸易,出口量很小。 中国由于森林资源匮乏,人均木材蓄积量仅8.6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2%。因此,中国的林产品贸易主要是补缺型的进口贸易。如1998年,我国6大类林产品(原木、锯材、胶合板、单板、纸浆和废纸、纸和纸板),进口总额已达63.4亿美元,而该年上述产品的出口总额却只及3.35亿美元,仅相当于进口额的5.3%。 2、林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全国进口商品之首,进口依存度进一步上升。 在1981-1992年期间,中国大约累计进口了220.55亿美元的林产品(指6大类林产品),约占同期全国进口商品总额(8832.2亿美元)的2.5%。按进口商品金额计,林产品居第四位,居第一、二、三位的分别为钢材、粮食和化肥。但是到1998年,林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各种进口商品之首。林产品已成为当前中国最主要进口商品之一,其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随着林产品进口量的逐步增加,我国林产品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亦在逐渐提高。到1998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林产品按原木折算,总量已超过5000万立方米,约占同年全国工业材总消费量的1/4左右。 3、进口林产品结构明显变化,纸产品和纸浆已分别上升至第一、二位。 近几年来,由于限制原木出口的国家日益增多,原木价格连续暴涨,加上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中国的原木进口量出现了回落现象。与此相比,各种纸产品、纸浆及单板和锯材的进口量,因国内需求量不断扩大,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4、出口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家具已成为最重要的出口林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林产品一直以经济林产品和松脂加工产品为主,木材产品出口量较少。近几年来,随着林产品工业的发展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加,家具和纸、纸板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林产品出口结构日趋优化。到1998年,家具出口额已急剧增加到21.9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林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亦上升到63.8%。 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1999年中国的林产品进口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原木进口成倍增长,胶合板进口大幅度下滑,锯材和单板的增幅与上年持平、热带锯材进口量大幅度增加,纸浆和废纸及纸和纸板进口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纸制品进口明显下降。 1999年中国的林产品进口出现原木和废纸进口量骤升和胶合板、纸制品进口大幅度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国家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使木材市场原已存在的优质大径材缺口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胶合板用材和锯材原木及各种装修用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此外,国家这一重大举措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影响亦不容低估。 造成废纸进口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是中国国产木浆严重不足,而进口废纸要比进口木浆便宜得多。这种进口趋势估计以后还会保持下去。 ——为了弥补优质大径材资源的不足,国家从1999年1月起实施新的木材进口关税政策。目前,原木、锯材、薪材、木片、纸浆和废纸等的进口税已调减到零,胶合板的进口税亦由原来的20%调减到15%。 ——国家放宽了对经营木材进口单位的限制。中国外经贸部从1998年12月1日起取消了原定的“只有经过国家审核确定的专营单位才有权从事国际林产品贸易”的管理办法。按新规定,凡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均可以自负盈亏的基础上自主进口。这意味着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或个体公司,都可申请林产品进口经营权。 ——国内胶合板生产企业可以利用因减免进口税价格相对走低的进口原木,生产出在价格和质量上可与进口胶合板相竞争的产品。 加入WTO对中国林产工业的影响和分析 1、林产工业不属于保护性产业,国家对其早已实行开放性政策。 中国由于森林资源缺乏,国内林产品(尤其是原木)市场缺口巨大。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外汇尚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即实行了原木进口政策。到80年代中期,原木进口规模曾一度超过1000万立方米,约占当时全国商品材产量的1/5。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出口商品的不断扩大,纸浆和纸、纸板的进口,特别是新闻纸和一些中、高档用纸的进口量亦随之大幅度增长。如同石油一样,各类纸产品将继续是进口用汇大户。在连续遭受严重洪灾之后,中央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与此同时,又进一步采取了鼓励原材料型林产品的进口政策。 2、我国现行的林产品进口税率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1992年以来,随着贸易的发展,国家已先后6次降低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已由57%下降到目前的17%。现在,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3%,发展中国家为14%,WTO成员国的平均税率为6%。显然,中国目前的关税依然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政府已承诺,在2000年将平均关税降至15%,2005年进一步减少到10%。 中国平均关税水平之所以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WTO成员国平均水平,主查为了保护一些特殊的行业和幼稚产业。林产工业属于开放型产业,并非保护对象,因此国家目前实施的关税实际上与世界总体水平是接近的,有些林产品税率甚至还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相对来讲,胶合板和单板的关税仍较高,这一点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的胶合板工业。加入WTO后,随着总体关税水平的降低,进一步调低这两种产品税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调减幅度不会太大。 我国现行的造纸产品平均进口关税为20%左右,最高的为45%(如卷烟纸),最低的为10%。但大量进口的一些纸种,如新闻纸、印刷书写纸、铜版纸、牛皮卡纸和箱板纸、白纸板和瓦楞厚纸等,一般为12%-15%。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纸产品进口税仅在5%-6%左右,但东南亚国家较高(新加坡为零),为20%。加入WTO后,除具有战略意义的新闻纸将受到一定的保护外,其他纸产品的关税势将进一步调低。据专家估计,下调幅度平均至少在10个百分点以上。 家具进口的平均税率在90年代初尚为70%左右,经过连续调整现已降至22%,10年内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加入WTO后预期还将进一步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