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材业现状评析
0收藏0评论
2000-06-28 06:00:00
阅读量:1665分享量:0
(一)西部开发蕴育独特商机
西部开发有两个力着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退耕还林。建设本身需要大量木材,用于生活方面的木材如装修、家具等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木材业还有一个独特的商机,那就是四川省由一个大的产材省变为木材纯调入省。为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天然林工程启动,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现已全面禁伐。目前该省尚有库存约35万立方米,预计今年7、8月份就无材可供。四川省加上重庆市,人口约1.5亿,相当于世界上一个较大的国家,是一个相当大的木材需求市场。
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对木材业来说也是利好消息。预计今后几年,国家将重点建设1万个中心小城镇,以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截至1999年底,中国小城镇已发展到5.5万多个,大约创造全国四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对木材有着很大的潜在需求。
商机从未真正消失过,就看你是否独具慧眼。国家的一个个经济发展大略将盘活生产资料市场,木材市场也会毫不例外地活起来。
(二)消费大国资源捉襟见肘
我国有森林面积1.337亿公顷,森林蓄积101.3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地大人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我国的森林年采伐量在3.2亿-3.3亿立方米左右,消费结构由商品材原木、农民自用材、烧材构成。
国内商品材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家计划产量和超限额采伐、乱吹滥伐量,两项合计,资源量约在9000万-9200万立方米左右。主要矛盾是优质大径材资源贫乏,品种结构极不合理,而且前景很不乐观。据国家林业总局统计,天然林产材量至少占总产量的90%,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木材市场。我国人工林面积很大,4140万公顷,居世界之冠,但质量欠佳,树种配置欠当,群落简单,多代连作,造成病虫害蔓延、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国内生产的木材,数量、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种局面的扭转据说至少需要30至50年。除国家采取各种木材节约措施外,最主要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恐怕就是进口木材了。
(三)休养生息 进口还需调控
木材及林产品主要包括六个品种:原木、锯材、胶合板、单板、纸浆及废纸、纸及纸板。近20年来,木材的进口一直是逐年上升,但进口国别和品种随市场的需求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是占国内消费比重明显上升;二是原木比重及原木中针叶材的比重逐年下降,运用于室内装修和家具制造的阔叶材需求大幅增加;三是进口国家和地区趋向多方位发展,品种由少变多。
木材进口,现在的问题是应建立较稳定的进口资源基地和渠道,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协调机构,避免盲目进口、集中到货,造成积压损失。
有关专家指出,进口针叶材应该首选俄罗斯。俄罗斯因经济困难,开采能力有限,允许我国企业参与采伐,而且原木出口只征收5%关税,无其他条件限制,合作条件比较宽松。目前是进入俄市场的最佳时机。俄远东与我国毗邻,陆、海运都便利,采伐成本较低,而且可以提供长期稳定木材资源。
针叶林的另一潜在进口国是新西兰。他们人工栽种的辐射松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中密度软木,花纹美丽,没有腐烂、心裂、针孔、蛀虫,出材率很高,使用寿命可达100年以上。
早在19年前,邓小平就颇有远见地指出过,要把进口一定数量的木材作为一个战略方针来考虑,为的是减少过量采伐,使国内森林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可惜,因过量采伐,我们已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
(四)走出误区 重在提高利用率
一些专家早就认为,木材消费存在误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因此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如取消木制建筑、禁止用原木生产门窗并笼统提出木材代用品等等。其实,木材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原材料(木材、钢材、水泥、塑料)中唯一可以再生的资源,可实现持续开发和供应;木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能源消耗远小于其它三种材料,木材和木材产品的生产是一种节能型产业;木材具有美丽、优雅的天然纹理和色彩,且有调温、调湿等功能;木材回收和处理较容易,无污染环境之患。
限制使用木材和推广代用木材,不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方法,长远来看,还有害处。正确的思路是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先进国家在80%-90%,我国只有60%。我国干燥、防腐类木材比重很小,这大大降低了木材使用寿命,人工林、小径林、间伐林也未能高效利用。这种状况改善了,就可以节约很多木材资源。
木材的过量消耗固然会加重短缺,但只要政策措施得当,不断扩大的木材需求和木材工业的发展,也会对林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刺激和支持作用。当然,前提是天然林必须予以保护。
(五)入世冲击 木材业坦然面对
我国是少林国家,长期进口木材,木材的关税去年起已调为零关税,因此,总体而言,加入WTO对木材业不会有大的影响。
对于胶合板工业,目前的15%进口关税肯定要降低,一些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会受到较大压力。但关税调整是渐进式的,尚有机会改善状况。
这并不寓示着中国木材人可以因此大大松一口气。负面影响小正说明正面希望大,只要我们把握机会,学习他国高招,迅速提高自己,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中并占有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份额,真的不是很遥远的事。
(六)三大行业匡定木材需求
木材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建筑及装修业、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三大行业。根据有关数据预测,2010年木材总需求为29130万立方米,比1999年增加14730万立方米,增长102%。2010年如果国内生产维持8000万立方米左右,则需要进口21000万立方米,比1999年增加进口14800万立方米,这其中包括了造纸使用的进口纸浆、废纸以及进口纸和纸版折成原木的数量,这部分大约为9000万立方米。除此,需增加进口原木、锯材、胶合板、单板,折原木材积5730万立方米。
未来十几年中,求大于供的情形依旧,甚至间距更大。如何搞好木材进口工作,看来真得好好琢磨一把了,这将是一项中远期任务了。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