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资讯详情
国内家具界的晴雨表 宁津县家具产业成长记
2011-10-14 04:34:17 阅读 1247次 分享 0次
    第五届中国桌椅之乡·宁津家具文化节日前落幕,渐成地方名片的“宁津家具”再次成为世人睹目的焦点,这个产业在宁津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城乡、叫响全国的发展历程更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3天打了5个来回。”宁津家具节期间,年仅36岁的“森林木业”老板赵森林真切地感受到了分身乏术,“县里迎来这么多外地客商,这几天业务特别多。我在德州还有几个门店,有的客商"顺便"到德州考察后要签合同,我就要跑过去,然后再匆匆赶回来。”

    与赵森林一样,在家具节上收获大笔订单的宁津家具企业老板不在少数。仅通过政府签约的家具产业大项目就达24个,又将有72亿元资金注入这个县的家具产业。

     客商看中的是“宁津家具”的含金量,比如鸿源家具专供四星级以上酒店,比如利德木业成为北京天坛的采购基地,比如……

     而在十几年前,“宁津家具”还仅仅是零星点缀于乡间民房里的少数“木匠铺”。

    国内家具界的晴雨表

    秦玉志就是当年的“木匠”之一,曾在自家院子里做椅子的他,1995年初中毕业后“入职”,随后“越干越大”,再后来建起了厂房,注册了企业,雇了工人,企业规模也一步步扩大,占地面积由6分扩大到3亩,再到6亩,近日他又提出了用地申请。

    李国瑞在扬州打工期间,发现所在企业竟然到宁津购买餐桌椅半成品再加工,于是毅然回乡创业,两年时间就将产品打出国门。记者采访时,他正蹲在车间里,与工人们一起加班,为韩国客户“赶活儿”。“宁津家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由加工户自发形成,后来由专业户发展到专业村、专业乡镇,现在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在家具节上,县长高秀鹏向大家介绍说,“宁津家具从业人员多达4.5万人,打家具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县农民纯收入的38%来自家具产业。”

    由专业户带起专业村,由专业村带起专业乡镇,这就是宁津家具产业成长的原生态。目前,全县家具专业村已达180个,专业乡镇7个。长官镇党委书记周建军称,家具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光长官镇就有3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

    在专业乡镇之上,是逐年增加的家具生产龙头企业。来自宁津县家具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家具生产企业已经达到2915家,实木餐桌椅的市场份额占到长江以北市场的一半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起步于寻常百姓家的宁津家具,开始登入大雅之堂,并为宁津增加大把收益,鸿源家具专供四星级以上酒店,利德木业成为北京天坛的采购基地……

    于是,宁津家具的名声不胫而走。面对“圈内”接连不断的产品展销会、新闻发布会、行业论坛,《中国家具报道》总编辑段麒对本报记者说,最近几年,亲自赴宁津参加家具节是他雷打不动的行程安排,因为在他看来,宁津是家具界的晴雨表。

    由结链到织网

     集聚,是宁津家具产业成长壮大的密码。“农民有个习惯,就是看别人干什么挣钱了,就紧跟着呼啦啦都上来。”一位家具企业负责人说,“这对有些行业来说可能不是好现象,但在家具行业里却是利大于弊,因为一家一户终究成不了规模。”

    数千个家具企业从并不算大的宁津县域冒出来之后,哪怕分散,也将宁津变成了一座大工厂。“家家打家具,户户是工厂”,这成为宁津家具产业的形象写照。

    随着产业集群的壮大,产业链条上空白和脱节点被不断填补,这是一个市场规律。反过来,企业间的“无缝对接”,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象,又促进了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围绕家具生产,还衍生出家具原辅材料供应链。在县城周围及张大庄、大曹等乡镇,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木材和板材供应市场,仅张大庄三处木材市场就有木材经营大户60多家,年经销木材达50多万立方米。胶厂、油漆厂、五金件加工厂等辅料生产经销业户也渐次面世。于是,曾经犹如星星之火的宁津家具,经过十几年的滚动发展,整个产业被结成一根完整的链条。

    链条上的每个节点,其高度的专业性也是亮点之一。在各个乡镇家具产业聚集区,人们极力放大特色优势,像张大庄清明寺工业园区设定了一个硬性条件,非家具生产企业严禁入园。为此,他们推掉了很多项目,但是园区内清一色的家具生产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亮点。

    结链之后,便是织网。越来越多的手工作坊,开始实现向现代化实木家具生产线、自动喷涂生产线的转变。而在产业提档升级之后,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环节上又“分蘖”出了若干小链条,每个小链条又“节外生枝”,形成新的企业群体,全县家具产业被织成一张大网。

    据悉,宁津家具半成品加工厂(户)现在已有2300多家,主要生产白茬桌椅、椅背、桌椅面、桌椅腿、椅框、实木门窗等。成品生产销售企业有600多家,成为全县家具产业的“龙头”。其产品,包括餐桌餐椅、卧房套房、高档拼板、软包沙发四大系列在内,已经多达上千个。

    织网之后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带动起市场销售、物流运输、人才流动、餐饮服务、林木种植等产业的发展,这又使家具产业这张大网越织越密。

    给“泥腿子”洗脑

    9月28日,记者在宁津县家具行业技术服务中心看到,在电力控制下,一台台叫不出名字的设备在持续地做着“破坏”,有的是用铁疙瘩击打餐桌,有的是用弹簧拉扯柜门,有的是用包着布面的塑料反复挤压床垫……“以前,家具企业外出送检难、费用高、不方便,我们县专门建立了家具检测中心,这些检测仪器正在对家具进行垂直静载力等项目的检测。”宁津县民经局局长付德林告诉德州晚报记者,“这样一来,就为宁津家具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保证。”

    宁津家具产业的成长壮大,除了民间和市场的自发进取之外,政府的引导与扶助也功不可没。县里注册建立了“中国·宁津家具网”,并为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建立销售网页,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产品销往千里之外,仅今年上半年,网上营业额就达8000多万元。

    为了提高家具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宁津县每年都由财政补贴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家具展和中国北方家具展等知名展会,展位预定、展厅搭建、布展策划全部由政府代劳,为企业省去了很多麻烦和支出。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县里还有意为多位农民出身的企业领导“洗脑”,民企融资、市场营销等培训,让“泥腿子老板”受益匪浅。

     当然,家具生产企业自身也纷纷通过外聘高管等办法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鸿源家具公司花大价钱从广州聘请了16人的高级人才团队,专门研制星级酒店系列家具,吸引了省内及河北、河南和京津等省(市)的星级酒店前来订货;宏发木业积极走出去参展,广接国际订单,在成为全县家具企业出口创汇“领头羊”的同时,也把宁津家具产业的销售链延伸到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品牌战略,也是宁津家具产业做大做强的法宝之一。在获得“中国桌椅之乡”的命名后,他们争创到“中国家具十佳产业转移基地”“山东省优质木制家具生产基地”“山东实木家具示范县”,成为全省出口木制品及家具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并被列入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如今,“宁津家具”逐步成为全国有名的区域品牌。“宁津家具真的打开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津人,森林木业总经理赵森林告诉本报记者,“我见证了宁津家具成长壮大的全过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确实令人欣喜!”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国内家具界的晴雨表 宁津县家具产业成长记
0收藏0评论
2011-10-14 04:34:17  

阅读量:1247分享量:0

    第五届中国桌椅之乡·宁津家具文化节日前落幕,渐成地方名片的“宁津家具”再次成为世人睹目的焦点,这个产业在宁津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城乡、叫响全国的发展历程更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3天打了5个来回。”宁津家具节期间,年仅36岁的“森林木业”老板赵森林真切地感受到了分身乏术,“县里迎来这么多外地客商,这几天业务特别多。我在德州还有几个门店,有的客商"顺便"到德州考察后要签合同,我就要跑过去,然后再匆匆赶回来。”

    与赵森林一样,在家具节上收获大笔订单的宁津家具企业老板不在少数。仅通过政府签约的家具产业大项目就达24个,又将有72亿元资金注入这个县的家具产业。

     客商看中的是“宁津家具”的含金量,比如鸿源家具专供四星级以上酒店,比如利德木业成为北京天坛的采购基地,比如……

     而在十几年前,“宁津家具”还仅仅是零星点缀于乡间民房里的少数“木匠铺”。

    国内家具界的晴雨表

    秦玉志就是当年的“木匠”之一,曾在自家院子里做椅子的他,1995年初中毕业后“入职”,随后“越干越大”,再后来建起了厂房,注册了企业,雇了工人,企业规模也一步步扩大,占地面积由6分扩大到3亩,再到6亩,近日他又提出了用地申请。

    李国瑞在扬州打工期间,发现所在企业竟然到宁津购买餐桌椅半成品再加工,于是毅然回乡创业,两年时间就将产品打出国门。记者采访时,他正蹲在车间里,与工人们一起加班,为韩国客户“赶活儿”。“宁津家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由加工户自发形成,后来由专业户发展到专业村、专业乡镇,现在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在家具节上,县长高秀鹏向大家介绍说,“宁津家具从业人员多达4.5万人,打家具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县农民纯收入的38%来自家具产业。”

    由专业户带起专业村,由专业村带起专业乡镇,这就是宁津家具产业成长的原生态。目前,全县家具专业村已达180个,专业乡镇7个。长官镇党委书记周建军称,家具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光长官镇就有3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

    在专业乡镇之上,是逐年增加的家具生产龙头企业。来自宁津县家具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家具生产企业已经达到2915家,实木餐桌椅的市场份额占到长江以北市场的一半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起步于寻常百姓家的宁津家具,开始登入大雅之堂,并为宁津增加大把收益,鸿源家具专供四星级以上酒店,利德木业成为北京天坛的采购基地……

    于是,宁津家具的名声不胫而走。面对“圈内”接连不断的产品展销会、新闻发布会、行业论坛,《中国家具报道》总编辑段麒对本报记者说,最近几年,亲自赴宁津参加家具节是他雷打不动的行程安排,因为在他看来,宁津是家具界的晴雨表。

    由结链到织网

     集聚,是宁津家具产业成长壮大的密码。“农民有个习惯,就是看别人干什么挣钱了,就紧跟着呼啦啦都上来。”一位家具企业负责人说,“这对有些行业来说可能不是好现象,但在家具行业里却是利大于弊,因为一家一户终究成不了规模。”

    数千个家具企业从并不算大的宁津县域冒出来之后,哪怕分散,也将宁津变成了一座大工厂。“家家打家具,户户是工厂”,这成为宁津家具产业的形象写照。

    随着产业集群的壮大,产业链条上空白和脱节点被不断填补,这是一个市场规律。反过来,企业间的“无缝对接”,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象,又促进了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围绕家具生产,还衍生出家具原辅材料供应链。在县城周围及张大庄、大曹等乡镇,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木材和板材供应市场,仅张大庄三处木材市场就有木材经营大户60多家,年经销木材达50多万立方米。胶厂、油漆厂、五金件加工厂等辅料生产经销业户也渐次面世。于是,曾经犹如星星之火的宁津家具,经过十几年的滚动发展,整个产业被结成一根完整的链条。

    链条上的每个节点,其高度的专业性也是亮点之一。在各个乡镇家具产业聚集区,人们极力放大特色优势,像张大庄清明寺工业园区设定了一个硬性条件,非家具生产企业严禁入园。为此,他们推掉了很多项目,但是园区内清一色的家具生产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亮点。

    结链之后,便是织网。越来越多的手工作坊,开始实现向现代化实木家具生产线、自动喷涂生产线的转变。而在产业提档升级之后,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环节上又“分蘖”出了若干小链条,每个小链条又“节外生枝”,形成新的企业群体,全县家具产业被织成一张大网。

    据悉,宁津家具半成品加工厂(户)现在已有2300多家,主要生产白茬桌椅、椅背、桌椅面、桌椅腿、椅框、实木门窗等。成品生产销售企业有600多家,成为全县家具产业的“龙头”。其产品,包括餐桌餐椅、卧房套房、高档拼板、软包沙发四大系列在内,已经多达上千个。

    织网之后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带动起市场销售、物流运输、人才流动、餐饮服务、林木种植等产业的发展,这又使家具产业这张大网越织越密。

    给“泥腿子”洗脑

    9月28日,记者在宁津县家具行业技术服务中心看到,在电力控制下,一台台叫不出名字的设备在持续地做着“破坏”,有的是用铁疙瘩击打餐桌,有的是用弹簧拉扯柜门,有的是用包着布面的塑料反复挤压床垫……“以前,家具企业外出送检难、费用高、不方便,我们县专门建立了家具检测中心,这些检测仪器正在对家具进行垂直静载力等项目的检测。”宁津县民经局局长付德林告诉德州晚报记者,“这样一来,就为宁津家具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保证。”

    宁津家具产业的成长壮大,除了民间和市场的自发进取之外,政府的引导与扶助也功不可没。县里注册建立了“中国·宁津家具网”,并为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建立销售网页,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产品销往千里之外,仅今年上半年,网上营业额就达8000多万元。

    为了提高家具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宁津县每年都由财政补贴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家具展和中国北方家具展等知名展会,展位预定、展厅搭建、布展策划全部由政府代劳,为企业省去了很多麻烦和支出。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县里还有意为多位农民出身的企业领导“洗脑”,民企融资、市场营销等培训,让“泥腿子老板”受益匪浅。

     当然,家具生产企业自身也纷纷通过外聘高管等办法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鸿源家具公司花大价钱从广州聘请了16人的高级人才团队,专门研制星级酒店系列家具,吸引了省内及河北、河南和京津等省(市)的星级酒店前来订货;宏发木业积极走出去参展,广接国际订单,在成为全县家具企业出口创汇“领头羊”的同时,也把宁津家具产业的销售链延伸到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品牌战略,也是宁津家具产业做大做强的法宝之一。在获得“中国桌椅之乡”的命名后,他们争创到“中国家具十佳产业转移基地”“山东省优质木制家具生产基地”“山东实木家具示范县”,成为全省出口木制品及家具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并被列入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如今,“宁津家具”逐步成为全国有名的区域品牌。“宁津家具真的打开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津人,森林木业总经理赵森林告诉本报记者,“我见证了宁津家具成长壮大的全过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确实令人欣喜!”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