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369分享量:0
市场出现“零成交”
从年头到年尾,经营环境日益恶劣,与房地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具行业着实感受到了“严冬”的威胁。不管是北京、上海、杭州,还是广州等家具主产地,众商家原本满心指望国庆黄金周给失血的销售打一针“强心剂”,谁知传统的“金九银十”硬生生变成了“冷九寒十”。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家居卖场,发现市场内一片沉寂,各家店门庭冷落,人气惨淡,部分家具店老板表示,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50%。
“前几年我们每个月的营业额有三四万元,而今年年初以来已经有3个月‘零成交’。”市区江南一家家具卖场的品牌家居老板王建告诉记者,他们每个月的开销包括租金、员工工资等有近两万元,现在这种状况基本上每天都在亏损。营业员小廖偷偷地告诉记者,从11月初到现在,店里一直没开张。“我们的基本工资一般是1800元/月,加上销售提成,以前最高的时候每个月有一万元,现在只有2000元左右。”
据了解,2010年,家居业不少品牌都开始大举扩张领土,但在仅仅数月之后便开始楼市调控,让家居业的经营压力骤增,各家新店的经营难掩亏不保本的窘相。
行业低迷众生相
行情低迷中,大多数商家表示压力巨大,“今年过年早,如果12月份没什么好的表现,那么今年彻底‘冷’了。”面对眼下的市场环境,家居经销商准备如何度过寒冬呢?
平静型:“市场太平静,平静得一点水花也没有。”某家具总经理表示,人气差,商家的活动也少得可怜。“大部分商家都将国庆的活动延续到10月中旬,而从10月下旬至今,几乎没有大力度的促销。”有商家担心12月促销如果火候没到,开展活动说不定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再加上市场不景气,归根结底还是买房子的人少了,因此,有商家选择坐等市场转暖。
投机型:房地产价格逐渐回落,有的家居品牌价格却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有业内人士透露,成交量越差,商家的投机心理越重,甚至部分商家抱团取利,价格标签越标越高,“半年不开张都成,但一开张就能吃半年”。有消费者抱怨,之前遇到一家居品牌商家,还扬言年后要涨价,因为人工等各项成本开支逐渐增高。
肉搏型:有商家选择顺势而为,但部分商家仍寄希望于年底冲刺。“年底各公司都到了分红与结算阶段,12月份活动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当年的业绩,也关系到下一年度的运营,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所以多数商家都不敢怠慢。”据了解,市区昌达家具将于12月16日掀起年底“大决战”,让利冲量。昌达家具负责人申桂芳说,自己从业20多年,一直提倡价格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回归到合理利润,依托本土企业的成本及规模优势,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实现和客户共赢。有业内人士透露,年底市场比较清淡的时候,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商家甚至会推出堪比“五一”、“十一”或更甚的优惠。
苦练内功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严酷的经营环境迫使家具企业苦练内功,睿智的商家选择变粗放式经营为精细化经营。昌达家具申桂芳说:“淡季更要提升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形象价值、人员价值,重视开源节流,重视诚信经营,重视品牌口碑。”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