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2282分享量:0
事实上,早在2006年,广东省林业局就曾正式下文《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文件的调查结论为:桉树(桉树行情报价,桉树厂商名录)无毒无害,适度发展桉树人工林符合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曾在广西为桉树人工林项目进行了评估,充分肯定桉树的环保作用。澳大利亚各大城市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有桉树生长,其国宝动物“考拉”也专吃桉树叶为生。
那么,“七宗罪”难道纯是空穴来风?侯元兆说,他确实见过“寸草不生”的桉树林,也见过水土流失严重的桉树林,但那与桉树本身无关,是种桉树的方法造成的……
侯元兆说,“寸草不生”的桉树林曾出现在雷州半岛。那里连续种了几十年的桉树,除掉了所有植被,翻了土地。因为当地比较贫困,很多村民到树林里去捡柴,本来应该还林的树叶等都被捡走,没有了腐植层。桉树几年就砍一次,重复错误的种植方式,最终就变成了“寸草不生”……
不过侯元兆称,在南方,即使“寸草不生”的土地,只要一年不种桉树不翻土地,不管是地力还是植被,都会全面恢复。而有报道称,“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的产量一代更比一代高……当地老百姓燃料问题解决后,枯枝落叶回归土壤,桉树越种越好。雷州的农民还喜欢在桉树采收地间种西瓜或蔬菜……”
侯元兆记忆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桉树林则出现在海南,一家美国公司在包下一个山头后,不负责任地一把火烧掉了山上原有的植被,然后在山上种植桉树,还种成竖行,结果下雨之后,立刻就变成了千沟万壑……
有类似种植方法的还有江门的某些地方,江门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科科长钟红云这样描述那种种植方式:“桉树3年至4年就成材了,一般的树种需要10年至20年。桉树的成材周期短,经营者4年砍一次,树砍完后,要‘炼山’,把山上的其他树种都烧掉。而在种植过程中,经营者又高强度施肥,下雨的时候,桉树的叶子和所施的肥料被水一冲,都流入了水库。这样蓝藻和一些有毒或者没有毒的藻类就疯长,对水质影响很大……”
记者总结了一下这些恶劣的种植方式,其特点在于:1、用火等暴力消灭原有植被,只剩桉树;2、种植周期短,只有4年就急于套现;3、大片桉树林周围没有别的树种,相当单一。
侯元兆分析说,桉树林下没有植被,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单一种桉树或任何一种树面积太大,生物多样性都会减少;如果再加上4年一次的刀耕火种,自然就会出现“寸草不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会把肥料农药等带到附近的水里造成污染。
西江林业局林业工程师陈海军告诉晶报记者,他们所种植的桉树林,之所以没有出现“7宗罪”中的任何一宗,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种植方式较为科学:
首先,土地上原来的植被草皮基本不动,在种桉树的时候挖开来,然后迅速回填,让草皮灌木等继续生长。
其次,一般都等桉树生长到8年左右的时候才砍。而桉树从第6年起,就开始回馈土地,土地的肥力开始恢复甚至增长。
第三,在其它树木中间杂种桉树,不使纯桉树林的面积太大。西江林业局目前的68万亩树林中,只有15万亩桉树,最大一片纯桉林也只有几千亩,周围则是其它树。这种混杂让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加。
陈海军说,西江林业局的诞生就是为了保护西江两岸的生态环境,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种树。而且,桉树长8年树更粗,经济价值增大,反而比卖两茬4年桉树挣的钱多。不过,保留植被确实增加了护理桉树的人工成本。
侯元兆说,反对桉树的人,有些确实是认为桉树有害的,还有一些则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比如,最早租地种桉树时,2元钱、3元钱一亩一年就租出来了,当地人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山地的价值,后来见桉树收入可观,就开始眼红。当地人后悔想收回土地,又受制于合同。有了桉树有害的种种传言后,许多人就打着环保的旗号反对桉树以收回土地。
而另有一些黑心的商人用种桉树的名义圈地,等土地增值。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白嘉雨说,有一些种植别的树种的商人为了防止桉树竞争而反对桉树。
西江林业局一位工作人员谈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禁桉”的深层原因:因为林业部门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桉树的种植、砍伐等需要林业部门的批准,当地许多干部“想种没的种”,干脆“你也不要种”,借环保名义反对桉树。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