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资讯详情
[图文]科技创新推动建瓯竹产业转型升级
2012-11-06 16:17:30 阅读 3937次 分享 0次
建瓯,著名的“笋都竹乡”,毛竹林面积、蓄积量、年采伐量、毛竹鲜笋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近年来,建瓯积极打造“国字号”平台,把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积聚过来,给力竹企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竹产业转型 去年,建瓯全市竹业生产加工产值超过53亿元,在连续几年实现25%增长后,今年保守估计也可获得20%以上的增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建瓯竹产业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近日,记者走进建瓯一探究竟。

    建瓯竹产业今年发展势头如何?

    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去年建瓯的毛竹产量3200万根,其中有部分卖到外地;今年采伐的毛竹量没减少,可本地企业还‘吃不饱’,预计全年还得从外地买进1000万根。言语间,建瓯市竹业协会会长阮永庄透着兴奋。

    科技的增值效应

    “过去建瓯竹加工企业以竹筷、竹签、竹帘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现在脱胎换骨的企业越来越多,竹胶板、重竹地板、竹刨切单板、竹浆纸、纳米改性竹炭、竹炭纤维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涌现。”建瓯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林振清说。

    特艺公司早年只是一家竹筷厂,能出口一些摆放鲜花的竹签到荷兰,已经算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董事长周娟谈起企业向低碳转型时深有感触:“厂子开办的头几年,我得背着木筷、竹筷到北方推销,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啃馒头、露宿街头。”

    现在,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的项目成果对接,研制高科技的纳米改性竹炭等产品。周娟指着生产车间里一堆白色泡沫颗粒说,公司买来聚酯切片,生产出涤纶纤维,只能卖到1万多元/吨。而使用该企业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添加了纳米竹炭之后,售价可超过3万元/吨。

    如今,尝到低碳甜头的周娟组建起了一支竹技术研发队伍,设立炭质技术研究中心、15个竹炭生产基地、2万亩速生丰产竹林基地,并投资1.05亿元,新建特艺环保科技园,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总产值1.62亿元,新增税利2700万元。下一步,公司将打造中国最大的纳米改性竹炭及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依靠科技创新,建瓯人先后开发出“以竹代木”的竹集装箱底板、竹胶板、竹家具板、竹工艺板等产品。

    在华宇竹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刘长水向记者介绍说,高密度竹地板之所以在国内外市场都十分走俏,关键在于该产品的硬度要比普通地板高出95%以上,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出1倍多。公司仅竹地板一项年产值就达2亿多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为扩大产能,去年华宇公司与全国地板销量第一的圣象集团、美国大型黑木地板经营企业居奇公司合作,共同投资1.58亿元,组建居怡竹木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竹木复合板生产企业。企业一投产就坐上了竹木复合板行业全国“老大”的宝座。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篁城科技竹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接科技部“863”计划,自主研发新型全竹集装箱底板,追加投资1.1亿元进行扩建、技改,达产后将年产集装箱底板9万立方米,新增产值3.5亿元。“今年1至8月,企业就实现产值2.16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产值。”总经理洪敏雄高兴地说。

    “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竹产业转型升级。建瓯竹企越来越注重技术研发,这两年就申请了80多个专利。”阮永庄说。


升级;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竹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图文]科技创新推动建瓯竹产业转型升级
0收藏0评论
2012-11-06 16:17:30  

阅读量:3937分享量:0

建瓯,著名的“笋都竹乡”,毛竹林面积、蓄积量、年采伐量、毛竹鲜笋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近年来,建瓯积极打造“国字号”平台,把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积聚过来,给力竹企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竹产业转型 去年,建瓯全市竹业生产加工产值超过53亿元,在连续几年实现25%增长后,今年保守估计也可获得20%以上的增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建瓯竹产业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近日,记者走进建瓯一探究竟。

    建瓯竹产业今年发展势头如何?

    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去年建瓯的毛竹产量3200万根,其中有部分卖到外地;今年采伐的毛竹量没减少,可本地企业还‘吃不饱’,预计全年还得从外地买进1000万根。言语间,建瓯市竹业协会会长阮永庄透着兴奋。

    科技的增值效应

    “过去建瓯竹加工企业以竹筷、竹签、竹帘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现在脱胎换骨的企业越来越多,竹胶板、重竹地板、竹刨切单板、竹浆纸、纳米改性竹炭、竹炭纤维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涌现。”建瓯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林振清说。

    特艺公司早年只是一家竹筷厂,能出口一些摆放鲜花的竹签到荷兰,已经算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董事长周娟谈起企业向低碳转型时深有感触:“厂子开办的头几年,我得背着木筷、竹筷到北方推销,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啃馒头、露宿街头。”

    现在,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的项目成果对接,研制高科技的纳米改性竹炭等产品。周娟指着生产车间里一堆白色泡沫颗粒说,公司买来聚酯切片,生产出涤纶纤维,只能卖到1万多元/吨。而使用该企业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添加了纳米竹炭之后,售价可超过3万元/吨。

    如今,尝到低碳甜头的周娟组建起了一支竹技术研发队伍,设立炭质技术研究中心、15个竹炭生产基地、2万亩速生丰产竹林基地,并投资1.05亿元,新建特艺环保科技园,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总产值1.62亿元,新增税利2700万元。下一步,公司将打造中国最大的纳米改性竹炭及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依靠科技创新,建瓯人先后开发出“以竹代木”的竹集装箱底板、竹胶板、竹家具板、竹工艺板等产品。

    在华宇竹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刘长水向记者介绍说,高密度竹地板之所以在国内外市场都十分走俏,关键在于该产品的硬度要比普通地板高出95%以上,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出1倍多。公司仅竹地板一项年产值就达2亿多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为扩大产能,去年华宇公司与全国地板销量第一的圣象集团、美国大型黑木地板经营企业居奇公司合作,共同投资1.58亿元,组建居怡竹木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竹木复合板生产企业。企业一投产就坐上了竹木复合板行业全国“老大”的宝座。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篁城科技竹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接科技部“863”计划,自主研发新型全竹集装箱底板,追加投资1.1亿元进行扩建、技改,达产后将年产集装箱底板9万立方米,新增产值3.5亿元。“今年1至8月,企业就实现产值2.16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产值。”总经理洪敏雄高兴地说。

    “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竹产业转型升级。建瓯竹企越来越注重技术研发,这两年就申请了80多个专利。”阮永庄说。


升级;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竹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