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5012分享量:0
生物酶新闻纸脱墨剂的脱墨机理目前尚不太清楚。大多研究者比较认可的是: 可能是生物酶能选择性地优先作用于纤维之间的交界面。使油墨与纤维之间的连接松动, 在适度的机械作用下, 把油墨从纤维表面脱离下来。生物酶脱墨剂是一种高效复合酶制剂, 生物酶脱墨具有以下优点:( 1) 能适应任何油墨,油墨与纤维分离彻底, 脱墨浆白度高, 尘埃少;( 2) 纤维得率高;( 3) 可降低氢氧化钠、硅酸钠、双氧水等化学药品的用量;( 4) 脱墨废水负荷远低于化学脱墨, 有利于环境保护。
Putz等人对胶印新闻纸的酶法脱墨和化学脱墨进行了比较, 发现酶法脱墨可以节约大量化学药品, 降低废水的COD 含量。国内对废新闻纸脱墨的研究还表明, 酶法脱墨浆具有更高的白度和相似的物理性能。
5 生物处理制浆工业废水
应用生物技术处理制浆工业废水, 可以是废水脱色、脱臭、解毒以及除去废水中有机物BOD, 效果很明显。生物处理制浆工业废水有好氧处理( 如曝气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法等) 与厌氧处理。厌氧处理制浆废水可产生甲烷, 回收能量。
当前主要研究用酶破坏氯漂白废水中的氯化有机物, 尽可能降低有机氯化物的含量, 同时有更高的色度去除率。Messner等人将白腐菌P.chrysosporiumBKM/F- 1767 固定在滴滤器的多孔泡沫载体上( MYCOPOR工艺) , 停留时间为6~12h, 其AOX 去除率、COD 去除率及脱色率分别达到80%、40%和87%。瑞典一硫酸盐制浆工厂结合超滤采用厌氧- 好氧生物方法处理纸浆漂白废水, 可降低BOD95% 、AOX80%, 并且脱色率达到50%。另外,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采用白腐菌对硫酸盐纸浆漂白废水进行脱色, 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6 酶处理改善浆料的性能
近年来, 广大研究者致力于利用酶改善纤维性能、提高纸浆的滤水性能和纸浆强度的研究。传统方法是利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来对纤维进行改性。但是, 经过改性后的纸浆的滤水性能有所下降。最近,利用木素降解酶中的漆酶对纤维进行改性, 以提高纸浆强度已广为关注。
据国外报道, 用漆酶介体体系来改善未漂硫酸盐浆的性能, 结果发现, 纸浆的湿强度有显著地提高。汤镇江[8]等用漆酶处理磨石磨木浆, 发现纸张强度及增干强度效果明显。GatenhplmP[9]等发现, 漆酶与纤维表面的酸基进行接枝作用可以改善纸浆强度和润胀性能。
7 树脂生物控制
树脂障碍一直是困扰新闻纸生产的一大难题。植物纤维原料中的树脂成分是一些溶于中性有机溶剂的憎水性物质, 而在造纸的过程中, 这些憎水性的物质会以多种形式在设备表面沉积。从而造成断纸、停机和纸质下降等问题。文献[10]报道可利用纤维素酶进行处理。
由于真菌Ophiostoma piliferum 不产生木素降解酶和纤维素酶, 可以专一去除纸浆中的树脂。文献报道, 向纸机槽中加入250~500mg/L 甘油三脂水解酶( 由Aspergillus oryzae 分离出来) 发现大部分甘油三脂水解( pH 值4~7, 40~60℃) , 致使树脂障碍减少。
与传统的树脂障碍控制法相比, 生物控制法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但对环境的要求苛刻。比如,脂肪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 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酶不耐高温, 温度超过70℃其活性将严重丧失。酶有一个最适宜的pH, 偏离了这个pH 值, 酶活性也会大大降低。据报道, 日本Jujo 公司和丹麦Novo Nordisk生物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一种耐热脂肪酶, 该酶甚至在80℃以上仍有效, 而且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8 结语
目前, 酶生物漂白、酶法脱墨、微生物法控制树脂障碍在一些工厂已形成规模, 但由于酶法脱墨的机理还不太清楚, 以致酶法脱墨的进一步研究与工业应用受到了限制: 对酶的作用机理仍需要继续研究, 使酶法脱墨更具可行性。对于微生物控制树脂障碍, 研究者需要进一步研究出耐高温的微生物, 以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物法制浆工业化生产, 还需解决缩短生物预处理周期等问题。彻底解决蒸煮黑液问题( 难点是木素的有效生物降解) 仍是制浆废水无法通过生物方法直接解决的难题, 特别是以草类为主要原料且无碱回收装置的造纸企业, 目前正面临着生存的严峻挑战。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