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2114分享量:0
国际大环境
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亚洲纸包装和新闻纸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由于亚洲当地缺乏原生木质纸浆,亚洲各国不得不从其他地区(主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废纸,现在欧洲也开始涉足这个市场。尽管美国的废纸回收和加工规模日益见长,但其本土的消耗量也在上升。当美国废纸价格高企的时候,亚洲造纸商被迫面对更重的成本压力。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废纸质量将每况愈下而价格却会稳步上升,亚洲用户为了规避部分市场风险,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废纸,这导致了澳大利亚的废纸市场价格频繁地巨幅波动。澳洲本土的废纸用户Amcor、Visy、Industries and FCP为了减少受市场过度的影响,都直接同当地的废纸回收商建立长期稳定的进货渠道。但是当整个纸晶市场低迷的时候,造纸厂废纸用量有限,不仅使本地废纸供应过剩,更让为解决废纸问题的地方政府和其分包商头痛不已。
澳洲的相关政策
1990年,澳洲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着手实施全国减少垃圾政策。其目标是2000年前将最终无用的垃圾数量在当时的基础上再减少50%。这项政策的实施存在着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随着最后期限的到来,单纯采取“可再生资源回收”这一简单的解决方案看来是远远不够的。
在悉尼,可供垃圾填埋的场地日渐稀少,而且,只有建立一个较为现成而且活跃的可再生资源国际贸易市场时,从垃圾中提取可再生资源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这个市场的活跃取决于有关业界对再生资源的需求状况。但是,几年来的市场表明,可再生资源的销售收入不足以抵补昂贵的处理成本,这的确给地方政府和其分包商增添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联邦政府和州两级政府打算通过ANZECC(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事务委员会)这一机构来督促纸品行业签署一项“全国包装公约”,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原定的2000年环保政策目标。要求业界采取更多的自律和强制措施。但是这么做会产生一个“公平”的问题,因为这实际上是企图迫使造纸和包装业界对废纸回收担负全责。
业界反应
虽然纸品行业对该公约的理念表示欢迎,并愿意循序渐进地采取有关的自律措施,但正式签署公约仍要求满足两项前提条件:(1)该公约必须在澳洲各州一视同仁地执行。(2)让所谓“占便宜”的进口商也负担起相应的纸包装回收义务。
目前,此公约还在广泛地讨论中。
地方政府的“垃圾处理”危机
一年前参与起草此公约的一位官员说,业界希望在签署该公约和采取自律措施前,能看到政府先满足上述两点前提条件。但这显然行不通,因为“垃圾处理”危机迫在眉睫,联邦政府已经无法等待。业界必须接受政府为了达到2000年的目标所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联邦政府不得不为国内那些过剩的可再生资源(尤其是混合废纸)的重新分选和出口提供政府补贴。但这种做法却违背了最初“由市场推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理想主义理念,他们认为这能拯救地球,而悉尼政府则认为能帮助节省大量的垃圾填埋费用。但这个美好理念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一个现成的活跃的可再生资源市场,要不然除了枉花巨额的分选和堆垛处理费用外,还徒增几座新的垃圾堆。
联声6政府正采用Clean washington模式来化解上述的窘境:由专家组来协助业界更有效地使用再生资源。也许某种办法能改变大多数可再生资源未来的流径,但是,废纸市场基本上是由行业自身周期主宰,如果原生浆价格上涨,大家就会寻找更便宜的可替代资源,这时废纸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但是由于纸品市场长期以来供给过剩,使得市场行情常常处于低迷状态,因此,这种美好的景象往往是稍纵即逝。
澳国业界为了保证稳定的废纸供应,一般都会同全国性的零售连锁商等签订长期的回收采购协议,只有当纸品市场非常景气的时候,业界才会从国内其他废纸供应商处采购。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规避国际废纸市场价格骤升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