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资讯详情
循环经济“绿化”中国造纸业
2004-08-24 06:00:00 阅读 1267次 分享 0次
  造纸术,曾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点缀得熠熠生辉。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今天,当造纸业再度被提起的时候,却赫然发现了这样的现实:该行业消耗林木,污染严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造纸业就成了一把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纸和纸制品消费第二大国,国际纸浆贸易的最大净进口国,而且纸消费量持续增长。因此,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经济模式,把造纸业建设成一个“绿色产业”,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意义就非同一般。   造纸业转型呼唤新模式   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中木浆原料的自给率将从现阶段的5%-6%提高到20%,而发达国家都保持在90%。中国的造纸工业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面临资源枯竭的尴尬局面   造纸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造纸产生的废物对环境污染已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草木之争”后,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才最终确立了“木材为主”的路线。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情况则是中国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所以以草浆纤维原料制浆造纸的各类造纸企业仍然占行业内企业总数的65%以上,这种情况特别存在于许多结构规模小的乡镇企业中。据权威统计,在中国年产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有5000家以上,而它们又普遍采用草浆为其主要原料,存在着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能耗、物耗偏高,产品质量差,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中国造纸工业已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均消费更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2003年,中国纸业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0%和14%,仅次于美国。2000年到2003年,中国木浆进口原料数据显示,这几年木浆进口量以每年22%的幅度大幅增长,居世界第一位。纸的消费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根据中国造纸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中木浆原料的自给率将从现阶段的5%—6%提高到20%,而发达国家都保持在90%。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和模式发展下去的话,中国的造纸工业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面临资源枯竭的尴尬局面。因此,造纸业正处于由传统的粗放型工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的重要转型期,而走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就成为毋庸置疑的选择。   造纸业实践绿色革命   减量、再用、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就造纸工业而言,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是我们必须借鉴的先进经验   有关人士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大批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可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革命”的时代来临了,“绿色经济”也呼之欲出。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循环经济的内涵是统一的。循环经济是对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减量、再用、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其中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当然,循环经济不可能天生,必须靠各方面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中央在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倡导用绿色GDP来衡量发展。绿色GDP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实也就是近些年来已深入人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追求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绿色GDP,就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就造纸工业而言,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是我们必须借鉴的先进经验。即在市场机制的促使下,将原来分离的林、浆、纸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让造纸业负担起造林的责任,自己解决木材原料的问题,发展生态造纸,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生产格局,促进造纸企业永续经营和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造纸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发展,将种植人工林的木材大部分用于制浆造纸,提高造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林业的集约经营和林木的转化效益。同时,造纸企业参与林业经营,其优势还体现在可以引进大量资金和先进的造林技术,科学造林可大大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速生林转化效应。   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林浆纸一体化不仅符合中国林业发展的需要,更符合中国造纸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其实质就是绿色经济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林浆纸一体化不仅符合中国林业发展的需要,更符合中国造纸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作为实践循环经济的主体,只有各个企业真正做好环保措施,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获得宏观经济和保护环境双重发展效果,成为“绿色企业”。   在这方面,金光集团APP中国公司的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2004年4月30日,该公司旗下的金东纸业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首批环境友好企业”;6月10日,北京钓鱼台举办中国首届“工业与环境高峰论坛”,APP的林浆纸一体化和环保实践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讨。8月中旬,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绿色经济: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一书对金光集团APP的环保实践作了分析和肯定。APP作为“绿色企业”的根本方式是通过管理手段和先进科技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从而达成良性循环。2003年,APP中国实现利润约1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超过7亿元。   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其实质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循环经济“绿化”中国造纸业
0收藏0评论
2004-08-24 06:00:00  

阅读量:1267分享量:0

  造纸术,曾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点缀得熠熠生辉。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今天,当造纸业再度被提起的时候,却赫然发现了这样的现实:该行业消耗林木,污染严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造纸业就成了一把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纸和纸制品消费第二大国,国际纸浆贸易的最大净进口国,而且纸消费量持续增长。因此,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经济模式,把造纸业建设成一个“绿色产业”,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意义就非同一般。   造纸业转型呼唤新模式   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中木浆原料的自给率将从现阶段的5%-6%提高到20%,而发达国家都保持在90%。中国的造纸工业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面临资源枯竭的尴尬局面   造纸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造纸产生的废物对环境污染已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草木之争”后,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才最终确立了“木材为主”的路线。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情况则是中国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所以以草浆纤维原料制浆造纸的各类造纸企业仍然占行业内企业总数的65%以上,这种情况特别存在于许多结构规模小的乡镇企业中。据权威统计,在中国年产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有5000家以上,而它们又普遍采用草浆为其主要原料,存在着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能耗、物耗偏高,产品质量差,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中国造纸工业已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均消费更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2003年,中国纸业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0%和14%,仅次于美国。2000年到2003年,中国木浆进口原料数据显示,这几年木浆进口量以每年22%的幅度大幅增长,居世界第一位。纸的消费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根据中国造纸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中木浆原料的自给率将从现阶段的5%—6%提高到20%,而发达国家都保持在90%。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和模式发展下去的话,中国的造纸工业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面临资源枯竭的尴尬局面。因此,造纸业正处于由传统的粗放型工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的重要转型期,而走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就成为毋庸置疑的选择。   造纸业实践绿色革命   减量、再用、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就造纸工业而言,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是我们必须借鉴的先进经验   有关人士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大批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可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革命”的时代来临了,“绿色经济”也呼之欲出。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循环经济的内涵是统一的。循环经济是对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减量、再用、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其中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当然,循环经济不可能天生,必须靠各方面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中央在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倡导用绿色GDP来衡量发展。绿色GDP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实也就是近些年来已深入人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追求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绿色GDP,就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就造纸工业而言,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是我们必须借鉴的先进经验。即在市场机制的促使下,将原来分离的林、浆、纸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让造纸业负担起造林的责任,自己解决木材原料的问题,发展生态造纸,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生产格局,促进造纸企业永续经营和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造纸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发展,将种植人工林的木材大部分用于制浆造纸,提高造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林业的集约经营和林木的转化效益。同时,造纸企业参与林业经营,其优势还体现在可以引进大量资金和先进的造林技术,科学造林可大大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速生林转化效应。   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林浆纸一体化不仅符合中国林业发展的需要,更符合中国造纸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其实质就是绿色经济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林浆纸一体化不仅符合中国林业发展的需要,更符合中国造纸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作为实践循环经济的主体,只有各个企业真正做好环保措施,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获得宏观经济和保护环境双重发展效果,成为“绿色企业”。   在这方面,金光集团APP中国公司的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2004年4月30日,该公司旗下的金东纸业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首批环境友好企业”;6月10日,北京钓鱼台举办中国首届“工业与环境高峰论坛”,APP的林浆纸一体化和环保实践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讨。8月中旬,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绿色经济: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一书对金光集团APP的环保实践作了分析和肯定。APP作为“绿色企业”的根本方式是通过管理手段和先进科技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从而达成良性循环。2003年,APP中国实现利润约1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超过7亿元。   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其实质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