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进口板材携带疫情
0收藏0评论
2004-09-20 06:00:00
阅读量:1986分享量:0
记者昨天从顺德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1~8月仅从顺德勒流口岸进口的板材中就截获各类有害生物双钩异翅长蠹、双棘长蠹等80余种共135批次,有害生物的携带率达63.68%,其中二类危险性害虫大家白蚁和三类危险性害虫四纹豆象是顺德局在进口板材中首次截获。同时还发现进口的板材含水量过高,导致材积与重量严重不符。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企业,进口板材携带疫情及品质方面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原产国防虫措施不力
据介绍,经检验检疫部门分析,进口板材携带疫情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原产国的气候、温度、自然环境条件适合木材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又易随各种板材的运输而传播。二是原产国对出口板材没有采取检疫处理措施或检疫处理措施不严格。三是原产国板材加工和存放场地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防虫措施或在运输途中不同货物之间隔离措施不到位,引起交叉感染。
木材含水量高腐朽严重
据了解,一些品质存在问题的进口板材主要表现为含水量过高,导致材积与重量严重不符,如某企业从巴西进口的12个集装箱的木方毛胚料,就因木材的含水量过高,与报关单上所显示的严重不符,被海关要求重做材积。而且含水量高的木方在存放过程中极易变形,导致使用价值降低。
其次,木材腐朽严重,尤其是从泰国进口的原木,此类现象更加严重,甚至可达10%以上的腐朽率。还有材积短缺、以次充好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再次,一些深加工的木制品,如各种密度的纤维板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尤其是甲醛含量的超标直接威胁到人身的安全。今年2~6月份,全国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木制品进行甲醛有害物质的抽样检测,不合格率高达31.2%,创历史新高。
做好预防避免贸易纠纷
针对上述情况,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各相关企业要注意几个方面:一、签订贸易合同要慎重。要注意搜集国际贸易信息,充分掌握进口材料商品的技术信息。必要时要到原产国进行实地考察,做到心中有数,以避免不必要的国际贸易纠纷。
二、企业要增强索赔意识,签订合同时应完善合同条款,对木材的含水量等质量问题一一订立明确,企业还应该提高疫情观念,规范生产流程,要求供货商在原产地作好卫生处理措施。不仅要对木材本身加强处理,而且对铺垫材料、包装材料也要加强处理,尽量减少病虫害的携带率。
三、各家具企业本身应加强自身管理,原料仓房和半成品、成品仓隔开,以防止交叉感染,原料进仓要及时处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从源头抓起,规范生产厂的管理,配合检验检疫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