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造板生产用料有了新途径
0收藏0评论
2004-09-29 06:00:00
阅读量:1581分享量:0
长期以来,我国人造板生产用料得不到很好解决,这也成为民族人造板工 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个障碍。尽管我国人造板生产总量已达到2110万立方米,跃居世界第二,但原料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质量就很难上得去。
胶合板制造主要靠进口材和国内大径材,而纤维板和刨花板则主要靠次、小、薪材。但无论是进口材或是国内天然林木材都不能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用料长期依赖的来源。前者需要大量外汇,后者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保护我国天然林资源。
然而我国上个世纪中期人工种植的速生林,到了本世纪的今天,却为我国人造板工业提供了极好的原材料。特别是杨木、桉木等速生材已很好地派上了用场。不必说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对木材原材料要求相对较低的人造板品类,就是在胶合板类产品的发展上,近年用人工林产材生产也被十分看好。例如欧美杨等一些速生品种、经高科技培育,不须10年,其胸径便能达到30厘米左右,其材质条件完全可以达到制造单板之要求。近而又可加工为胶合板、细木工板、装饰单板等系列产品。这些符合我国广大消费者传统使用习惯的产品,可以说完全保持了以前天然林产材的性能,是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
我国林业部门在新时期林业发展六大重点工程中,计划在重点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总规模为1333万hm2,工程周期15年,建设项目99个, 其中人造板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50个,大径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10个。工程实施后,预计到2015年可提供木材1.3亿立方米,届时我国木材供需可以基本达到平衡。 现在我国人工用材林每公顷平均蓄积量还仅为79.2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每公顷为110.7立方米的水平。 只有不断营造高科技人工林才能逐步提高人工速生林单位面积产量以及林木质量。当高科技人造速生林普遍生长成为现实,我国人造板生产不仅外观、径级符合使用要求,内在质量与天然林木材不相上下的木材原料便有了可靠保证。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