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材市场面临的困惑
0收藏0评论
2004-11-04 07:00:00
阅读量:1480分享量:0
从上个世纪末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为扩大木材来源,弥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木材强劲需求所产生的巨大缺口,国家先后实施了木材进口零关税等一系列政策。近几年,每年都有来自俄罗斯、东南亚、欧洲、非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木材大量涌进我国,目前进口木材在我国木材市场已顶起了“半边天”,这无疑给我国林区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实践证明,这些年来我国木材市场在限额采伐政策的保护下重新激发了活力,为我国各项基础产建设和木材加工业提供了大量资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进入今年以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我国木材市场遇到了一些困惑,已被激发的活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这不能不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和担忧。
从产区方面来看,不利因素主要在于:
其一,今年入夏以来雨水偏多,特别是南方几个重点林区省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和云南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洪水袭击,不仅采伐作业受到严重影响,就是已砍伐堆积待运的木材也被雨水浸泡甚至冲跑,公路塌方和桥涵被毁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林区还发生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林区采伐相当困难。
其二,最近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了打击超载运输的力度,木材汽运是治理重点,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公路运输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许多车主和驾驶人员因限载后成本加大,上路运输不积极;二是即使上路,为弥补经济损失就大幅度提高运价,运价是限载前的2~4倍,这种问题南北林区都存在,尤以南方林区更加严重。目前,木材运输多走水路和铁路,而水路运价也提升了40%~60%。如果下半年因煤和燃油调价,铁路运价也将随之上调的话,木材运输将会遇到更大困难。
其三,我国木材数量上虽然逐年有增,但是质量上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相去甚远,也就是说,结构上的矛盾和弊端已越来越突出和尖锐。从北方林区来看,无论是传统的红松、白松、落叶松和樟子松等针叶材,或者是近年来颇受欢迎的榆木、桦木、椴木、柞木和曲柳等阔叶材,大径级优质材越来越少。从南方林区来看,原生优质的硬杂阔叶材已近饴尽,大径级天然材越来越少不说,而且采伐作业点已离林区公路很远,集中到偏远地区,采伐和运输难度都很大。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造林虽然已进入成熟采伐期,但是材质毕竟与天然林有差距,还需加强改性研究开发。
从销区方面来看,木材市场也遇到一些难题:
其一,我国木材材质上无法与进口木材抗争,因而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如果说林区是采伐难和运输难,而销区则是组织货源难和经营难,经销商两头都不顺,生意举步维艰,许多原来专做我国木材的商家纷纷改做进口木材生意,特别是俄罗斯材质较好、货源丰富和价格不贵的北洋木材大举南下,东北材与之相北缺乏竞争优势。
其二,木材加工点发展过多过快和疏于管理,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受经济利益驱使木材加工个体小企业蜂拥而出,产品缺乏检测手段质量低下,更有甚者还有仿造、伪造和假冒的品牌,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大量浪费了我国木材。
其三,无论是在北方一些销区还是南方一些销区,还存在为数不少的消费群体习惯于依赖我国木材,但是因种种原因不能接受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使用我国木材的积极性,从而逐渐失去经过多年培育成熟的我国木材市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木材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虽然客观上有了发展的机会,但是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少,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给予调查研究,并制定出切中时弊的一些政策措施,使我国木材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