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白皮书”揭开行业黑幕
0收藏0评论
2004-12-29 07:00:00
阅读量:6043分享量:0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近年来,我国木地板行业迅速发展,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已经拥有两亿五千万平米的市场规模,今后还将以超过2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此次白皮书的编撰工作是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委员会主持,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近年来木地板消费市场情况特点、用户投诉分析等数据,要求在白皮书的消费指导、用户投诉处理等方面作出细致与科学的界定,从而使今后在各类木地板消费领域出现消费问题时,有关部门能够找到适当合适的依据。白皮书对木地板从生产技术到选购铺装和维护都做了详细的介绍,重点提示了消费者自身出现的几大消费误区。首先在选择木地板时面板不是越厚越好,厚度以2到4毫米为宜;建议尽量不要铺设细木工板,也就是在龙骨上不要再铺设细木工板;另外消协还提醒消费者,实木复合地板并不比实木地板性能差,达到环保要求的实木复合地板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白皮书发布现场,一家国内知名的木地板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揭露了木地板销售行业的黑幕。他说,目前木地板销售市场鱼龙混杂,其中一些销售商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欺骗消费者。强化木地板市场价格差别很大,好的强化地板每平方米要卖100多元,而差的强化地板则只值30多元。现在不少城市销售的一些强化地板是小厂生产的,每平方米价格不过三四十元。由于普通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分辨出优质的强化地板和劣质的强化地板,销售商就对顾客称地板是上海等大厂生产的,售出去的价格每平方米高达80元,或是在好板材中夹杂一些差板材。实木地板市场也有“蒙”顾客的情况。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说,在现在的实木地板市场上,B级板冒充A级板的比较多。同品牌的A、B级实木地板差价每平方米达30元,因此一些销售商就用B级板充A级板。实际上A、B级实木地板比较容易识别,板材背后有虫眼的一般就是B级板。但现在销售商为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又想出一“高招”:在木地板的背后贴锡箔纸盖住虫眼,称这样做有利于木地板防潮,消费者对此一定要警惕。木地板的检测费用大约在600元,一旦检测出产品合格,则检测费用需顾客掏腰包,所以消费者一般不会将板材拿到相关部门检测。而商家恰恰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另外,一些木地板销售商摆出合格产品,但发货时,销售商则以次充好。
“卖点”暗藏消费误区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高志华教授也提醒消费者,购买强化木地板时一定要理性。品名并非越新鲜、越奇特越好,市场上被厂家及经销商们宣传得天花乱坠的“卖点”,其实暗藏了很多消费误区。首先的误区是“个头”大的地板效果好。有些商家经常鼓吹,木地板板面越宽,铺装效果越好;进口板比国产板的“个头”大,当然价格也高得合理。但实际上,宽幅地板的生产工艺并不比窄板高,甚至有的会更低。而且由于采用拼装铺设,宽幅地板容易因地面的平整度不够而产生噪音问题,遇有热胀冷缩时,大块木地板更容易裂缝、反弹等,因此家庭使用宽幅木地板并不明智,通常的最佳尺寸是长度600毫米以下,宽度75毫米以下,厚度12-18毫米左右。误区二是厚实的地板质感好。目前不少厂家推出加厚型地板,往往以木地板越厚越能增加质感、越能降低噪音为“噱头”来吸引消费者。但从专业角度讲,这种宣传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对于强化木地板来说,厚度并不是其质感和噪音的决定因素,关键是垫层、龙骨和加工工艺等。误区三是“绿芯”是绿色环保。市场上有不少木地板都以“绿芯”做宣传,借此打出“环保”的旗号。其实,这种所谓的“绿芯”板不过是企业在地板的中间部分加上了“绿颜色”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绿色环保”产品。国家对木地板的环保性能有不少硬性指标,同时也有专门的认证机构,只有通过权威专业机构认证的产品才能称为“绿色环保”。误区四是“浮雕面”更耐磨。对于市场上热销的“大浮雕”、“小浮雕”、“浮雕专家”及“浮雕面”等木地板,高教授指出,这多数是中看不中用。因为耐磨度是木地板最重要的使用指标,在其表面进行各种雕花,势必会大大降低地板的耐磨度,减少加工精度,而且容易藏污纳垢,令其质量大打折扣。消费者购买时不要单纯追求表面效果,忽略商品的使用寿命及维护的麻烦。最后一个误区是锁扣多的地板缝隙小。以前,木地板通常是单锁扣,后来发展到双锁扣、三锁扣,现在甚至还出现了锁扣越来越多的趋势,商家的误导让消费者认为锁扣越多级数越高、质量越好。但实际上,木地板的锁扣结合处要承受抗拉、抗挤等三种力的破坏,锁扣越多地板的强度越小。木地板连接得是否牢固,不在锁扣级数多少,一般来说,单锁扣或双锁扣就足够了。
五大暗招瞒天过海
国家木地板专家、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副主任赵球则归纳了木地板市场的五大暗招:首先是瞒天过海的“进口地板”。目前,市场上不少名为“进口品牌”的复合木地板,实际上是国内一些小厂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将地板起“洋名”;其次是暗渡陈仓的“超低价格”。超低价格极有可能是“偷工减料”。第三是夸大其辞的“耐磨转数”。有的商家涂改检验,或用篡改的无效复印件,夸大其辞,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尽量索取近期检测报告原件。第四是偷换概念的“防潮功能”。个别商家的复合木地板价格很低,却声称木地板不怕水,甚至水泡、水煮都没问题。赵球说,只要是木材,就有膨胀,如果水泡、水煮都不怕,恐怕就应怀疑基材的成分了。最后是欺世盗名的“打折促销”。一些木地板商家喜欢用“全包价”“买四送一”等方式促销。赵球说,采用“全包价”的配件一般是质低价廉的产品,有的甚至是次品。“买四送一”让消费者认为是7.5折,其实是8折。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对江西、福建、安徽等11个省、直辖市的82种强化木地板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的结果表明,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1%,上海林达木业的贝尔林达、常州市中隆木业的凯意、常州市东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东家、江苏前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佳枫、温州市立德利木业有限公司的立德利、长沙欧珀莱木业有限公司的艾弗林等6种产品被列入黑名单。与宏耐、圣象等行业领军企业相比,这些小型企业设备精度不够,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不稳定。抽查中暴露出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三点:一是甲醛释放量不合格,严重者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1.67倍,超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