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826分享量:0
我国是世界上木材消耗大国,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产建设用材需求量约为3.5亿立方米,国内仅能提供2亿立方米,缺口1.5亿立方米左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木材缺口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途径就是加快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提高木材供给能力,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面积3778.49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1.6%,森林蓄积量31.56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26.09%,木材产量在历史上曾占全国产量的30%左右。然而,由于多年过量采伐,导致林区天然林可采资源锐减。
“用10%的林地实施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就可以实现国内木材供需平衡。”柏广新代表给记者举例,以吉林森工集团为例,120.4万公顷有林地中,符合营造速生丰产林条件的林地有12万公顷左右,占全部有林地面积的10%。经测算,在吉林省,杨树速生丰产林每年每公顷可以生长15立方米,比天然林高了3.3倍;轮伐期由天然林的120年降至15年,林地林木产出率提高8倍;15年成熟后,每公顷蓄积量可达225立方米,为现有天然林的1.8倍。如果把这12万公顷林地全部改造成杨树速生丰产林,前5年可以进行林、粮(参)间作,第十年可以间伐,第十五年可以皆伐,然后更新造林,形成良性循环,林地综合利用率将大幅提高。15年后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蓄积量2700万立方米,增加木材产量1890万立方米。“按照这种设想,如果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全面实施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15年后可增加木材产量3亿立方米,每年增加2000万立方米,届时木材产量可达到全国总量的25%左右。”
柏广新代表建议,按照《国家计委关于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的批复》要求,尽快启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抓紧制定适宜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低质低产低价商品林改造相关政策,鼓励森工企业将符合条件的商品林改造为速生丰产林,并对这部分林地改造实行采伐限额单报单批,不占用计划内采伐限额指标。同时,落实国家速丰林工程扶持补助资金,加大对速丰林建设的资金投入,继续发挥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优势,放宽担保条件,允许森工企业以林地、林木资产作为抵押贷款。进一步调整完善现行森林资源管理政策,对森工企业速生丰产林的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单编、单列,允许森工企业自主确定采伐年龄(轮伐期、间伐期)与采伐方式,且速生丰产林采伐不提取育林基金或提取后由企业自提自用,专项用于速丰林建设。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